元宵节风俗多种多样,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变化,形成了元宵节文化。从西汉平定诸吕之乱,文帝与民同乐形成“闹元宵”到唐宋时期元宵节文化的成熟,呈现出中华民族的智慧与中华文化的深厚。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原有的民俗逐渐消失乃至被遗忘,如何留住这些积淀,仍是一个大的命题。
平定诸吕之乱促成元宵节
为什么要叫做元宵节呢?
安徽省民俗协会理事、省楹联协会副会长陈频告诉记者,古人又将元宵节称为“上元节”、春灯节,由于正月是农历的元月,而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古人称夜为“宵”,合称为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
俗话说正月十五大似年,因此元宵节是春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其实,元宵节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传说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后来,刘氏宗室齐王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联手,平定“诸吕之乱”。
平乱后,汉文帝登基。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隋唐宋时的元宵节
元宵节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看花灯、吃元宵和各色各样的民俗成了元宵节最热闹的节庆活动,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4~5天。
隋炀帝时,每年元宵节要举行盛大的晚会,以招待万国来宾和使节。据《隋书·音乐志》记载:元宵庆典甚为隆重,处处张灯结彩,日夜歌舞奏乐,表演者达三万余众,奏乐者达一万八千多人,戏台有八里之长,游玩观灯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通宵达旦,尽情欢乐,热闹非常。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
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唐玄宗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唐代是实行宵禁的,夜晚禁鼓一响就禁止出行,犯夜要受处罚;唯独在元宵节,皇帝特许开禁三天,称为“放夜”。
沿至宋朝,张灯由三夜延长至五夜,灯彩以外还放焰火,表演各种杂耍,情景更加热闹。《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每逢灯节,开封御街上,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京都少女载歌载舞,万众围观。“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
传说唐太宗李世民鼓励读书,民间都把小孩送入学堂。入学的第一个节目叫“开灯”,就是把事先做好的花灯带到学校去,请一位博学的老先生点起来,象征前途光明。从前的私塾,多半在正月十五稍后开学,因此开学的花灯,也成了“上元节”的点缀。
“也就是从那时起,每年过年时都要给孩子们备上一盏灯笼,有句话叫外甥打灯笼照舅(旧),说的就是这个情景。”陈频说。
随着时代的发展,元宵灯节规模越来越盛大,民族特色越来越浓,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元宵节民俗的变迁
据记者了解,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一年获得好收成。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与歌舞者有数万之多。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
据陈频介绍,上世纪70年代,合肥乡间还保留有“撩火把”的习俗。正月十五晚上, 点燃一堆火,百姓手拿火把口中念念有词:“对南接南,接南瓜;对北接北,接北瓜;对西接西,接西瓜……”
除去撩火把外,江淮间在元宵节还有“炒秧梗”、“迎紫姑”等民间习俗。
“秧梗容易盘根错节,而农民们会在元宵节的晚上,用葱白配米饭炒,要炒得一粒粒清清爽爽,意谓希望秧苗不会盘在一起而影响收成。”陈频说。
而迎紫姑是一个传说。据《荆楚岁时记》记录,紫姑娘是一个富人的小妾,但是被富人的大老婆嫉妒,正月十五被其害死在厕所里。
陈频说,当时的百姓因为同情怀念她,有些地方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正月十五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放在厕所的马桶旁或者挂在厕所里。这种风俗后来被淮军带至天津,天津一带至今还保留着这一风俗。
扭花鼓灯、耍龙灯、狮子滚绣球、高跷、抬阁、花棍、花灯、伞灯、旱船、独竿桥等多彩多姿的表演……“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俗在四处流动,因为各种原因被带到了不同的地方,元宵节的各种民俗也是这样来的,但现在我们剩下的风俗越来越少,除去吃元宵也没剩下什么。对于这些民间的东西,更要抓紧挖掘整理,我们不能忘记。”陈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