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年前畅销书 登上900年后《百家讲坛》
2012年1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900年前畅销书 登上900年后《百家讲坛》
听合工大副教授钱斌讲述《千年一笔谈》背后的故事
记者 李皖婷 文/图
在百家讲坛上讲课的钱斌
 

有一个电视栏目,它拥有易中天的三国,阎崇年的大清,刘心武的红楼梦,于丹的论语……是的,当这些字眼同时出现的时候,恐怕每个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百家讲坛》。

有一本书,被西方学者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即使在问世100年后,每当官府缺银子了,仍然会第一时间想到重新印刷这本书来赚点钱;自问世900多年来,它始终没有离开过人们的视野。这本书叫作《梦溪笔谈》。

1月27日起,由合肥工业大学副教授钱斌主讲、介绍《梦溪笔谈》的《千年一笔谈》在《百家讲坛》栏目中正式开播。这是《百家讲坛》栏目首次介绍古代科技著作,也是安徽高校教授首次登上《百家讲坛》。记者今天带您走近钱斌,倾听走上《百家讲坛》的《梦溪笔谈》背后的故事。

把“文史”大课讲出“理工”味

钱斌,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在校主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虽然是大学里俗称的“大课”,但钱斌却总能把看似枯燥无味的课程讲述得扣人心弦。

在中国科技大学读博时期,钱斌主修的是科技史,史学的博大和科学的严谨在他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融合。给学生上课时,他十分注重在史实的讲述中穿插讲解科技发展,课自然上得幽默风趣,“老少咸宜”。

“我是个典型的理科生,一直不喜欢文史类的课程。本来以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会很无聊,听师兄的介绍选了钱老师的课,没想到每节课我都听得津津有味,一次课都没‘翘’过。”学生小刘告诉记者,每次上钱老师的课,课堂里总是座无虚席,“我们寝室有个人选课下手慢了,没选上钱老师的课,肠子都悔青了。”

学生录制视频激发“上电视”灵感

2010年的一次讲座,钱斌给学生解读《西游记》。与传统的讲述方法不同的是,他照例在课堂上旁征博引,从市场营销讲到人才培养。课后钱斌才知道,有学生用手机把他讲座的全部内容都录了下来,并将视频上传到网上,竟收获了很多好评。

虽然只是学生一时玩笑之作,但这个视频却启发了钱斌。“科技史一直以来都是个冷门,很多人有兴趣了解,却苦于找不到轻松有趣的方式。能不能就用我上课的方式来为更多的人讲述科技史呢?”某个休息在家的周末,钱斌无意间瞥到了电视上正在播出的《百家讲坛》,他猛地一拍大腿,“就是它了!”

钱斌将自己的想法和《百家讲坛》栏目组进行了沟通,双方一拍即合,很快定下了内容:就讲有“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美誉的《梦溪笔谈》。钱斌告诉记者,这也是《百家讲坛》栏目首次介绍古代科技著作。

两年磨一剑,观众让他很感动

虽然双方对讲课主题达成了一致,但从最初的沟通,到最终录制讲课内容,讲述《梦溪笔谈》的《千年一笔谈》用了两年多时间才华丽面世。

就像那个在网上火爆的讲座视频一样,钱斌绞尽脑汁想在讲课中穿插一些“包袱”。“就像讲相声一样,一味平淡的讲述观众会提不起兴趣,语言和内容上要有亮点,观众才会喜欢听,才能把大家对古代科技的兴趣调动起来。”

除了在《千年一笔谈》中穿插合适的古诗词,钱斌还将《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名著的片段也融了进去,光是第一讲的讲稿,他就改了20多遍才定稿;而《千年一笔谈》的全部内容,他删删改改不下100遍。

《千年一笔谈》共分九讲(钱斌说原先准备的是十讲,后来第一讲和第二讲合并之后只剩下九讲),钱斌光是去北京录制节目就去了四五次。问及录节目最大的感受,钱斌坦言不是“紧张”而是“感动”。“每次录完节目,总有观众问我一些讲课中的内容,那种感觉让我觉得自己和站在高校讲台上一模一样。还有一位老太太,每次都留下来问我在节目中提到的一些生僻字是怎么写的,看着她拿着纸笔认真记录,我当时眼眶都有些湿。”

《梦溪笔谈》和沈括都与安徽很有缘

对于《百家讲坛》来说,《千年一笔谈》是第一次介绍古代科技著作,也是安徽高校教授首次登上《百家讲坛》。钱斌告诉记者,《梦溪笔谈》选择由他一个安徽教师来“解读”或许是“冥冥之中的天意”,“因为无论是沈括还是《梦溪笔谈》都和安徽很有缘。”

钱斌通过研究发现,沈括曾帮助时任宁国县令的哥哥沈披修筑了现在芜湖地区的万春圩,开辟出能排能灌、旱涝保收的良田一千二百七十顷,并撰写了《圩田五说》、《万春圩图记》等关于圩田方面的著作。

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沈括主持了汴河的水利建设。为了治理汴河,沈括亲自测量了汴河下游从开封到泗州淮河岸共八百四十多里河段的地势。他采用“分层筑堰法”,测得开封和泗州之间地势高度相差十九丈四尺八寸六分。这种地形测量法,是把汴渠分成许多段,分层筑成台阶形的堤堰,引水灌注入内,然后逐级测量各段水面,累计各段方面的差,总和就是开封和泗州间“地势高下之实”。这在世界水利史上是一个创举。“当时的汴河就流经安徽宿州。”钱斌这样告诉记者。

1077年,沈括出任宣州知州;晚年又移居到润州(今江苏镇江,当时还属于宣州),将他以前购置的园地加以经营,命名为“梦溪园”,《梦溪笔谈》和农学著作《梦溪忘怀录》(已佚)以及医学著作《良方》等都是在那里写成的。钱斌说,这些都是沈括与安徽的不解之缘。

新闻链接

《梦溪笔谈》包括《笔谈》、《补笔谈》、《续笔谈》三部分。《笔谈》二十六卷,分为十七门,依次为“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机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补笔谈》三卷,包括上述内容中十一门。《续笔谈》一卷,不分门。全书共六百零九条(不同版本稍有出入),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医药、农学、工程技术、文学、史事、音乐和美术等。在这些条目中,属于人文科学例如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音乐等方面的,约占全部条目的18%;属于自然科学方面的,约占总数的36%,其余的则为人事资料、军事、法律及杂闻轶事等约占全书的46%。

《梦溪笔谈》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取得的辉煌成就。《宋史·沈括传》作者称沈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梦溪笔谈》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1979年7月1日为了纪念沈括,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在1964年发现的一颗小行星2027命名为“沈括”。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