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回家看看,特别是春节的时候,外出的游子更期盼能回家过年。看着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有欣慰也有感慨。在春节假期里,星报记者在与家人团聚的同时,关注家乡的发展,感受身边的点滴变化,现在就来看看我们记者讲述家乡巨变。
“羊肠道”变身“乡村高速”
“现在这路,丝毫不亚于高速啊”,1月27日上午,在和县开往合肥的大巴车上,司机胡师傅说笑道。他告诉记者,放在以前,和县到合肥要两个半小时的路程,“现在两个小时就能顺利到站”。
此次回家过年,记者发现,家乡变化真不小:原先的双向四车水泥道,已全部被沥青路面取代,以往的坑洼、颠簸的路面已不复存在。由于路况的好转,乡亲们私家车的数量明显增多,拉乡亲们进城的小车也由燃油三轮车,大多换成“QQ”、“小面包车”等。
不光是铺上柏油后路面平整,路中央的分隔铁栅栏、电子测速仪等原先不曾拥有的设备,也跟随新修马路一起“上了路”。胡师傅告诉记者,分隔栏、“电子眼”的配备,大大限制了超车、超速行为,“听说不久后,路两边都要装上路灯呢”! 记者 丁林
开车回家过年,拉风!
张轩是六安市金安区双河镇许楼村的80后青年,这个春节,他开着一辆白色的比亚迪轿车,奔跑在村村通的水泥路上,很是拉风。
初中毕业以后,张轩跟着村里的打工队伍,前往江苏一带打工、淘金,先后干过电焊、机修、裁缝等等不同工作,也算是学了十八般“武艺”。最近几年,他开始专注于服装生产加工,还在同行里找到自己的妻子,生了个女儿。
去年,他不满足为别人打工,自己在苏州开了一个小型加工厂,专门帮别人代理加工服装。就这样,他也小赚了一笔,还买了一辆比亚迪汽车。春运了,不用像往常一样坐大巴或者拼车了。自己开着汽车,载着妻子女儿,装满年货,就回家了。春节给亲戚拜年,他开着白色小轿车,在两年前刚修好的村村通水泥路上穿梭,直到家门口,好不拉风。
有了这些还不够,他还在打听生意。用他的话说,这年头要改变观念,努力才有收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是都要瞅准了方向,学会一技之长,才好在社会立足。”而如今,像张轩这样有一技之长的青年还有很多。不少“85后”的青年,都已经有了自己的事业,刘艳在江苏有个自己的小饭店,小谭则在六安市里开了家汽车美容店…… 记者 刘欢
“大花园”消失了 城市更靓了
我的家乡是砀山,在人民西路最西边,建立了当时砀山最大的一个转盘,转盘里种满了形形色色的花花草草,因此砀山人民将此转盘俗称为“大花园”。每天的清晨和傍晚,这里就是砀山县人们的游乐园,有跳舞的、打太极拳的、就连每年立春后放风筝,大伙儿都会来这里。
如今,这个伴随我成长的花园突然消失,心酸的感觉无法用语言表达。可是,再当我仰望花园周围时,眼前耸立的高楼,却又让我感到欢欣。“砀山在发展!”
现在的砀山比起十多年前,更像是一个美丽的梦境,像是蝴蝶刚刚破茧般的新生。你看,城市是新近规划的;路是新铺或新拓宽的;依三环而建的政府大楼“气宇轩昂”;住宅小区的亭台楼阁间也散发着浓重的人文气息;就连那些工地上机器的轰鸣声和高高的照明灯,都透着一股新生命的茁壮与张扬。有时,我常常仔细地凝视着那些足以表达城市文化的代表建筑和生活小区的楼宇,希望能够从它们身上找出历史的厚重来。但是那些钢窗、梁架的细节间传递的完全是另一种后现代的质感。 记者 张崴
合肥“土著”也落伍了
作为合肥土著人的我,平日里忙碌着工作,难得有时间在合肥真正的休息几天,但还自以为很了解合肥,一直以为三孝口的博物馆搬了新家后,依然叫安徽博物馆。没想到,大年初三带着外地来的亲戚前往新址参观时,发现自己是那么的孤陋寡闻。
记忆中,三孝口老博物馆是一幢老式的小楼。虽然处在合肥闹市中,但是门前却有些冷清。眼前古朴的青铜纹理图案的外墙,在冬日的阳光下,熠熠生辉。本以为大过年的没什么人,没想到新馆门前却排起了长队。 场馆内非常干净、整洁。虽然参观的人比较多,但是却没有多少闹声。想必大家都被新馆的新貌给“怔”住了。“新馆真大,好气派。”“听说展品增加了很多,而且升级为博物院了。”不少参观者小声地议论着。
细数上下五层一共15个展厅,从安徽史前文明到徽派古建筑,从青铜器精品到新安画派,走了大半天下来,很愧疚地发现,原来对合肥的了解得如此之少。
从博物院出来,不远处就是安徽省古生物化石博物馆。“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的概念设计建筑,和博物院同样书写着安徽厚重的历史。
就在博物院的南边,合肥还建起了国内一流的大剧院,去年上演了100多场音乐会和芭蕾舞剧等高雅艺术。还有安徽省美术馆、省文化新馆、省非遗馆等一批文化场馆将在今年内开建。建成后,都将是免费开放。文化设施集团建设越多越好,合肥乃至安徽的整个文明程度都在大幅度提高,想必文明城市的称号,也会很快加冕给合肥这座美丽的城市。 记者 王玉
结婚有了电脑来陪嫁
农村婚事嫁妆除常规的“三大件”外,如今又多了一大件——电脑。把电脑等作为嫁妆,成为一种新时尚。这不,怀宁县平山乡范祠村青年汪子青如愿以偿,“我终于可以在家上网啦。”
汪子青结婚当天,女方的嫁妆里有一台崭新的“方正”牌电脑。婚后,他们利用电脑上网查找务工信息和实用知识,谋划新生活。随着科技文化信息的快速传播以及“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开展,再加上宽带网的普及,买电脑当嫁妆正在成为农村青年竞相追求的一种时尚。一家家电商场的负责人王主任告诉笔者,节假日期间农村结婚的青年很多,来购买电脑的比往年多了3倍。
很多家长都说:“给出嫁女儿买一些实用的嫁妆发家致富,这样的投入才最值得。”过去,农村青年结婚存在花钱多、嫁妆多、负债多的旧习。现在,农村越来越多的青年和家长都考虑到嫁妆的实用价值,既有生活必需的嫁妆,更有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嫁妆。为此,购买各种适合农村生产和生活的电脑等当嫁妆成为农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记者 范竹标
做早点致富,买车又买房
年前腊月二十六,记者回家注意到,乡亲们开着小汽车在村头来往穿梭,成了春节期间家乡一道特殊的景观。在村委会门前的空地上,两边的小卖部都把春联、烟花等年货摆放在道路边自家门前,堆得高高的。“现在的人都有钱了,以前是骑自行车来买,现在是开车来买,而且一次都买几百元的烟花,根本不讲价。”一家小店的老板乐呵呵地说。
记者注意到,在半个小时时间内,来往的汽车就有47辆,其中外地牌照的车就有28辆,占据了车流的“半壁江山”。在这些外地牌照汽车中,其中以广东、江苏、上海等城市最多。
今年30岁的刘盛林,家住怀宁县三岭新屋组,也是有车一族。“路虽然远一些,但自己开车回来更方便一些,不需要排队买票,不需要挤着乘车,春节期间走亲访友也方便。”指着去年底才买的新车,刘盛林告诉记者,他买车还算晚,跟他一起打工的几个老乡去年就买了。
据了解,刘盛林在江苏打工多年,起先在老家学的是木匠,在外面一直是跟包工头到工地上干活,一年收入才几万块钱,后来看到身边老乡,纷纷转行做起了早点,个个都买上了小汽车,他心动了。
“2008年,我开始转行做早点,主要是包子和馒头,每年收入有三四十万。”刘盛林说,前两年,他虽然也挣了钱,但一直没想过自己买汽车。“现在汽车不是稀罕东西了,年底,我想多挣点钱,在安庆买个房子,为下一辈在城市安家早作考虑。” 记者 刘海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