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鸭梨”大该怪谁?
“穿越庙会” 正在走上民俗传承的反面
拍卖领域不能成为骗子兴风作浪的乐园
食品保质期面前最该明明白白
专家监管联赛 谁监管足协?
非常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穿越庙会” 正在走上民俗传承的反面

朱四倍
 

清东陵景区正在举办首届“穿越大清朝”福地庙博会,然而在其微博上,网友们的评价却不高,大多批评其“不伦不类”、糟蹋文化。(《北京晨报》1月28日)

在笔者看来,“穿越庙会”折射着诸多病灶。其一就是处处散发着功利的病态。

其二,穿越本身就是对文化的一种无形伤害,当强行把庙会之类的民俗活动与穿越结合时,就意味着是功利的心态裹胁了文化保护的真正目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南辕北辙。道理很简单,穿越本身具有随意性和娱乐性,是逃离现实、实现虚拟自我的娱乐狂欢,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安慰和逃避现实人生的避风港和白日梦,隐藏其后的更多是虚无心理,而民俗被认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民族文化的灵魂和象征,不仅仅是一种民间文化自我传承的产物,更是一个民族自由表达情感,展现独特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的一种行为方式。二者的边界明晰,而把二者界限的故意混淆,无非是注重“投资回报”商业追求的结果罢了。

其三,这是架空历史的调侃,是吸引眼球和商业操作的合谋,严重的话,很可能形成文化保护的陷阱和制造娱乐的“平台”。

“穿越庙会”正在走上民俗传承的反面,附着其身的功利病灶值得警惕。面对“穿越庙会”背后的隐忧,我们应避免被热闹的景象、表面的狂欢等现象抽空文化保护的内在精神实质。这是我们审视“穿越庙会”的应有立场和理性立足点。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