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池州,从历史中姗姗走来,洒落了一地诗歌,粉黛了安徽的一场佛诗茶酒傩的风情大戏。在这个“千载诗人地”的一方青山绿水上,池州人不但守护着灿烂的历史文化,也用艰苦创业、负重拼搏、开明开放和务实创新的精神,开拓出一个怡人宜居的新池州。
公共自行车出世之路
在池州市里行走,常常会看见一排整齐的自行车,市民推走送来,络绎不绝。“这完全是免费的。”池州城市管理执法局四大队队长刘中东说。但说起这公共自行车,个中的酸甜苦辣,刘中东历历在目。
刘中东今年39岁,十年前的一天,他转业来到城管这个岗位上。刚开始,他抓过别人的衣领,也被别人抓过,甚至衣服被撕烂,他为此苦恼着。渐渐地,刘中东改变了管理思路,性子不暴躁了,居然也能柔声细语和市民慢慢沟通。
“变管理为服务”,如何做到?2009年,池州市公共自行车项目批准。紧接着,担心涌上大家心头,万一丢失或被破坏怎么办?但在种种担心和矛盾中,这个项目还是在当年9月份正式运营了。正式运营,市民借骑自行车要办卡,虽是免费的,可这没人信。办卡初,刘中东接到很多市民的电话,在电话里刘中东只得一遍一遍地解释……
刚实行没多久,问题又来了,有几辆自行车遭到破坏。刘中东思虑再三,决定从各个渠道进行宣传“爱护我们自己的车”。此后,再也没发生过一次意外。“我曾经亲眼看到一个事情,有一个市民骑自行车后面带一个人,当他刚坐上去就有人过来说,车子是不能带人的,车子是我们大家的,你得好好爱护。”说到这里,刘中东不禁笑逐颜开。城管,这个争议大评价差的工作,他代表着城管这个职业,用务实创新的态度做到了市民无怨。
三棵“钉子树”的去留之争
在池州市的东湖路,记者发现,路中央有三棵池州的市树——樟树。每行至此,突然绿意袭来,美感顿生。
但这三棵树怎么会留在路中间?不影响交通吗?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池州市园林局一位工作人员。他介绍,东湖路于前年改造,这三棵树当时树径已达到30多厘米,树龄也有30年。而移植,其成活率不能保障。留不留树,这是个争议很大的问题。经过市里几个部门的多次讨论,最终敲定留树的方案。对于市民担心的安全问题,该市绿化等部门在这里设置防撞护栏保护树木,并设置反光标志。具体做法是在树旁放置一块大大的景观石。大树的东西两侧,划出了大约3米宽的隔离带,南北向也设了一条减速标志。
一位网友评价说:“在安全有保障的情况下,能做到为树让路,这是一种进步。”另外网友也说:“这符合生态池州要求。开车只要不超速,不喝酒,这三棵树根本就不是什么障碍!”
绿色,是池州的特色,越靠近池州,绿意就越浓,为了守护自己的这片绿,池州人动了不少脑筋,用开明开放的精神,做到了两全其美。
优秀楼道长小事之爱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池州景象,如今74岁的陈来信还记得清楚。那时,池州像个村庄,到处是荒山和臭水沟,现在池州人喜欢去的美丽地方——平天湖,那时也只是一个破败的小湖潭。
“如今树多了,水清了,绿化面积在全国都有名,全国的绿色运动会也在我们这里开。”陈来信自豪地说。陈来信说,是一年年的艰苦创业,一年年的负重拼搏,池州才有了今天。而他作为一位池州市民,更是从己做起,践行着一个文明市民的标准。
从供电局局长退休后,热心的 陈来信当了一名“楼道长”,家长里短,鸡毛蒜皮,他都要上门调解。在他管理的几年中,整个楼道内的居民们,团结得像个大家庭。陈来信多次被评为优秀楼道长,这只是一个小荣誉,却是陈来信一腔热血的写照。
不闯红灯,不乱扔垃圾,爱护一草一木,制止别人不文明行为,陈来信总是做着这点点滴滴的小事,池州也正是有了很多个“陈来信”,才会撩人心弦。
九华老导游见证之变
费业朝今年55岁,却有20年的导游生涯,实实在在一位老导游。
九华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池州一宝,费业朝便在九华山工作。“九华山的生态旅游成就最为显著,以前每年九华山只有几百人上山,而现在是几百万人上山。”费业朝说,上世纪八十年代,我省的旅游刚刚起步,他在旅游学校当老师,偶尔客串一下为游客讲解九华山,九华山当时是个小村庄。正式做导游是在1990年,那时他才明白旅游是个怎么回事,才知道旅游的重要性,从当初的行政接待型导游,到现在商业运作型导游,21年前的小山村也变成了世界级旅游胜地,百姓从上山采药砍柴到吃旅游饭,打旅游牌,创生态 文明城市,池州市的发展思路,给池州人们带来了全新的生活。
池州市环保局工作人员介绍,为紧扣生态立市、打造美丽池州的主题,池州市拒绝引进外来污染企业,全面推动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主要污染物总量持续削减。为池州人创造绿色生活,为子孙造福,这是池州坚定的理念。
互动 “城市精神大讨论” 邀请您参与
本报结合“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将继续推出“星报记者走基层之寻找城市精神”大型系列报道。通过对安徽不同城市的 “城市精神”的寻找,挖掘每个“城市精神”的深层次内涵。
为使此项活动更深入、更持久、更广泛,本报发起一场“城市精神大讨论”,欢迎您提出自己的看法,您认为您所在的城市具有何种城市精神,或者需要弘扬什么样的城市精神,请您拨打本报热线:0551-5223760;您也可以把自己的看法写成文字,发送到邮箱wangtao0000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