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春晚
察风起于青萍之末
非常道
公款消费不能止于 “禁喝茅台”
带客黄牛登场说明了什么?
体育进高考,切莫重入应试怪圈
下一篇4 2012年1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春晚

杨朝清
 

七嘴八舌

随着央视春晚第一次联排的进行,昨日,春晚节目单被曝光。恰逢春晚三十年,从节目单来看,导演组精心“包装”了这一特殊时刻。在“致敬三十年”这个板块里,费翔、韦唯、蔡国庆等久未露面的歌手将登上春晚的舞台,演唱《故乡的云》、《爱的奉献》、《常回家看看》等经典曲目。此外,语言类节目仅剩8个,其中包括2个相声和6个小品等。

给太累的春晚也松松绑

春晚,一场重大的晚会而已。请注意,是晚会,是一个原汁原味的艺术活动和节目表演而已。既然是晚会,就应该按艺术规律办事,让观众满意,让艺术贴近群众,道出群众的喜怒哀乐,在“逗乐”的同时,造出完美的“精神年夜饭”。

这些年的春晚,承载的东西和内涵太多了,“上世纪80年代,老百姓需要,喜欢看;90年代上半期,观众需要,明星更需要,上了春晚能名利双收;90年代中期以后,演员需要,厂家更需要。”春晚成了造星的春晚,成了一夜成名的梦想舞台;成了企业的春晚,借助春晚权威地位,传播震撼性的广告效应;成了孔方兄的春晚,出现大量植入广告和赞助商,纯洁节目充满了铜臭味;成了艺术名人的春晚,有些明星人物人脉广阔,年年上春晚,而一些草根人物、民间明星难有登台机会,等等。

所以,这就需要为春晚减负,将压在春晚身上的过多的非艺术化的成分去掉,将非艺术的镣铐砸碎。总导演、演员在筹划春晚的时候,应将艺术本位、观众本位放在首位。特别是要多和观众进行互动,“允许春晚犯错”,让主持人和导演都能在心态上轻松起来,发挥积极的艺术创造性,放下身段才能接上地气,重新找回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随意、温馨。让春晚“活”、“动”起来,春晚才可能重新火起来。          刘克梅

春晚,拥抱民意才能赢得敬意

俗话说“众口难调”,数以亿计的观众,五花八门的口味,导演也好,演员也罢,都不可能徒劳地去调配所有人的口味。但这并不意味着春晚剧组可以自说自话,将舆情民意搁置在一边,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设计春晚。毕竟,民意是检验春晚的唯一标准。民意分流在所难免,但主流民意依然存在。

因此,一方面春晚剧组要顺应民意、坚持改革,另一方面民众要以包容精神来回应和支持春晚剧组的积极尝试和有益探索。“开门办春晚”,就是春晚剧组拥抱舆情民意的一种举措,它不是冠冕堂皇的口号,也不是坐而论道的表演,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从去年春晚的“旭日阳刚”、“西单女孩”、“农民工街舞团”,到今年春晚的“最美的普通人”,春晚向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敞开了胸怀,伸开了双臂。不论是生死接力、替兄送薪的“信义兄弟”孙东林,还是奋不顾身、勇救坠楼女孩的“最美妈妈”吴菊萍,抑或是苦于生计却又捐资助学的“最美洗脚妹”刘丽,他们是无数人的圆梦代表;他们的身后,还站着许许多多和他们一样的平凡人。

春晚的全称是“春节联欢晚会”,其核心含义两个。一是联合,既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既要咸淡对位,又要雅俗共赏;既要释高台教化,也要展民间幽微,杂糅而不失特色。二是互动,春晚既是一个展示平台,更是一个互动平台。春晚只有放下“身段”,真心实意地拥抱民意,主动缩短与老百姓的连接距离,才能在互动中收获民意,才能赢得人们的敬意。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