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民被压抑了太久,昨日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1月9日,在温家宝总理“提振股市信心”的讲话精神鼓舞下,沪深股市放量大涨,气贯长虹,截至收盘,沪指上涨62.49点,涨幅2.89%,成交621亿元;深成指上涨311.67点,涨幅3.61%,成交534亿元。不过,尽管昨日股市表现比较“生猛”,但不少投资者还是担心这会否是“一日游”行情?温总理“提振股市信心”的讲话精神能否落到实处?中国股市是否真正迎来转折点而非“忽悠”?
“跌跌不休”伤了股民的心
如果评选中国人这10年来生活的幸福指数,恐怕“股民”当为倒数第一,而痛苦指数应高居榜首。有一位孙先生对我说:“男人怕入错行,女人怕嫁错郎。我真倒霉,不知道搭错了哪根筋,鬼使神差地进入了股市。当初我不入这行,跟我的那些老同学倒腾房地产、服装或装修建材什么的,早大发了!这可恶的股市,耗去了我的青春,耗去了我的财富,如今只能以泪洗面,悔不当初啊!”
像孙先生这样的例子,事实上只是中国股民的一个缩影,一个涉及到1.6亿股民的庞大群体就这样“被奉献”、“被糟蹋”,一句“风险自担”让股民有苦无处说,长期吃“哑巴亏”。
不错,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这句话人人耳熟能详,只要股市下跌,什么问题都能往里面装,股民只有自认倒霉。不过,股民不明白的是,从经济增长率来说,中国经济10年来一枝独秀,笑傲世界,但10年来回报却是“零涨幅”,甚至“负涨幅”,而印度、巴西、俄罗斯的涨幅却是以百分比成百上千来计,套用范伟的一句话:同是金砖四国,回报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去年都说美债危机、欧债危机,结果始作俑者的美国股市不但没跌,反而上涨7%,欧洲主要股市德、英、法涨幅都在7~20%,而中国股市倒是跌个稀里哗啦,所以这些拿外部因素作为“遮羞布”是经不住推敲的。又有人说,中国股市下跌是与通胀有关系的,不过,当CPI出现拐点并加速下行之后,中国股市也并没有起色,反而跌得更深更厉害了。像这些“无厘头”式的下跌,早就伤透了股民的心!
高速扩容让股市脱轨
那么,中国股市“跌跌不休”原因何在?其实,广大投资者千夫所指的是新股高速扩容,复旦大学教授谢百三曾言:1998年,中国股市大跃进式地上市了800家公司,同年克林顿访问上交所,惊叹道:“你们发展真快啊!美国用100多年上市800家,中国仅用8年时间就赶上来了。”陪同的证监会官员听了脸都红了,美国总统是表扬还是讽刺啊?!这种不考虑市场承受能力的大扩容,谢百三将其斥为声名狼藉、臭名昭著,建议停止或缓发新股,并将有关问题上书国务院领导同志。
不过,事到如今,有关部门仍然嘴硬,说股市下跌与扩容无关,三大证券报也为之摇旗呐喊。华东师范大学李志林博士借股民之口批驳道:睁着眼睛说瞎话、站着说话不腰疼,连卖菜的老大妈都明白的道理,有些人竟拎不清楚?
现在,《人民日报》和新华社也质疑起来了,就在昨日,《人民日报》发表曲哲涵的署名文章,指出“中国股市长期重融资、轻回报。10年来,A股上市公司从1073家增长到2300多家,制造的富翁成千上万,但普通股东所获分红甚少……股票发行价格畸高,不仅扭曲一级市场,也对二级市场带来了更大危害……造成少数人在一级市场大赚特赚,而多数人在二级市场被深套的不公正格局。”新华社发文质疑中国股市制度设计偏向融资者,认为“投资者最大的信心在于回报,没有回报的股市,恐怕只会是融资者的天堂,而成为投资者的‘滑铁卢’”。所以,高速扩容让中国股市脱离了健康发展、循序渐进的轨道,像温州动车事故,不把投资者掀个人仰马翻才怪呢?!
如何才能提振股市信心?
有道是,对症下药,方能妙手回春。在这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要深化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抓紧完善发行、退市和分红制度,加强股市监管,促进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协调健康发展,提振股市信心。有市场人士解读为,这是国家领导人对A股市场“最高级别”的救市信号。
我认为,温总理这个讲话,抓住了要害:新股发行,并且强调,要促使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协调健康发展,那种只顾发行新股,不管二级市场投资者死活的做法应摒弃。而所有这些做法,目的在于提振股市信心。反过来说,如果不能提振股市信心,那就等于做“无用功”。投资者不认可,领导也不会满意。
提振股市信心,这句话好说,但对于投资者而言,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前不久,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曾言:对股市有信心,有人揶揄道,恐怕是对发行新股有信心吧。著名财经评论人皮海洲对此表态:光郭树清有信心不行,还要广大投资者有信心才中!
而如何提振投资者的信心,财经评论人、曾是郭树清的老部下李几招,就建议郭树清去证券营业部搞调研,看看股民对股市的真实想法,走群众路线,由于中国股市积重难返,可以说是百病缠身,应多管齐下,治标治本,响鼓须用重锤,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这样股市才有希望真正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