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遣“入市”
2012年1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非遣“入市”

张亚琴
 

别让遗产,变为遗憾。

在非遗保护日受重视的今天,这句话仍像个警钟,敲击着每个人的心灵。眼中的安徽非遗,并不只是简单的一个手艺、一方习俗,而是每块地域里,人们对故土的依恋。因而,它的传承,是一代又一代深深融入到那片土地的人,用心灵及情感的递达。

目前,全省已有国家级非遗项目60项,省级非遗项目273项,市级非遗项目685项。因而,传承和保护那些古老的传说、歌舞、曲艺、技艺、剪纸、绘画、雕刻、民俗礼仪等,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责任。

在众多的方法中,走市场开发的保护之路,逐渐成为争议的焦点。人们的担心有二:一方面期望通过产业化开发,使古老文化焕发新春;另一方面担心过度商业化会让“非遗”变味。在非遗数量最多的黄山,我们见到了为非遗搭建市场的平台,看到了很多非遗寻求市场道路的成功典例。但是,事实也证明,市场化适应的非遗项目只是少数。只有那些本身具有市场价值,加上企业再把传统文化与现代高科技进行深加工,这样的市场化才能提高非遗在新时代的自身生存力、竞争力。

应该说,这些还活着的安徽宝藏,体现的则是鲜活的民间和地方特色,能最真实地保存江淮祖先们一路走来的欢笑和辛酸。哪一个不是智慧的象征和勤劳的结晶,不代表着民族的千年记忆?失去了它们,我们对故土的情感将变得淡漠。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