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因大文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而闻名天下。然而,提起滁州,人们更不会忘记这座城市的“敢为人先”:当年,小岗村18名村民冒着生命风险,掀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
近日,寻着“城市精神”的足迹记者来到滁州发现,近几年,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两翼之一,滁州工业化、城市化亮点纷呈,很多催促滁州人奋进、引领滁州人跨越并引以为豪的一些城市精神和特质,早已沉淀在滁州人的血液中……
从农民变成市民
杨金国是南谯区龙蟠管理区陡岗村村民。去年11月,他接过位于龙蟠小区内的新房钥匙,从此正式告别了生活30多年的农村,搬入现代化小区,从一名村里人变为城里人。
居住在城里,新环境让他格外欣喜。楼下一条条整洁平坦的水泥路;轻轻一拧厨房、卫生间的水龙头,清澈洁净的自来水缓缓流出,再也不用费力地打井水了;煤气罐不用换了,用天然气烧饭更安全、更方便……
干净、便捷、齐全的生活环境和基础设施让杨金国一家体会到城里人的舒适,随着社区服务管理的不断创新和跟进,让他深刻感受到生活的安全、文明和幸福。“小区监管疏而不漏,到处都有探头,每天晚上巡警会值班巡逻。”杨金国开心地告诉记者。附近的99广场、龙蟠河主题公园是居民休闲、乘凉的好去处,最让杨金国心里踏实的是,有啥问题“一抬腿”就去居委会找组织反映,而且有求必应。
告别乡村旧房屋,走进社区生活新居所,既是农村发展的历史选择,又是推进城市大征迁、大安置、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滁州大踏步城市化的进程中,杨金国说,自己的经历只能用“欣喜”来形容。
大包干带头人仍“使命在身”
今年8月26日,小岗村举行第八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大会。随着计票人的最后一笔,关友江成功当选村委会主任,成为仍在村任职的大包干带头人;大学生村官赵玲当选为村委委员,成为村两委成员中唯一的女性。
“让我们能继续干点事,说明我们这些‘老家伙’还能继续发挥作用。”关友江乐呵呵地说,在他看来,当选村委会主任就是大家对他们这些大包干带头人个人能力的认可,也是希望大包干的精神能继续传承。
1999年,作为对口帮扶的姊妹村,江苏张家港市长江村在捐资为小岗村筑起了一条长1000多米的水泥路后,又在小岗村建葡萄种植示范园。
近年来,小岗村发展葡萄、蘑菇、甜叶菊种植、办企业、建养老院、开展乡村红色旅游,修路建房、招商引资,日子越过越红火,小岗村民们一只脚已经踏进了“富裕门”。
两代人眼中的滁城新貌
23岁的王颖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滁州姑娘,说起儿时记忆中的滁州,王颖颇有感触地说:“小时候家门前的道路坑坑洼洼,可谓‘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住的大多是老房子,年久失修,一下雨就遭殃;那时家里唯一的奢侈品就是一台只能收看8个频道的电视机,其中3个频道经常是‘雪花飘飘’;要说消费,人们通常只能选择去交通商城,只有那里是滁州当时较为热闹的地方。”
王颖奶奶接过了孙女的话,“现在大伙都说大滁城建设,我想咱不能因为上了年纪就跟不上时代,趁着腿脚利索的时候,我想去重新认识这个我居住了一辈子的城市。”
于是王颖骑车载着奶奶,一路来到南湖公园二期。车刚停下,王奶奶不敢相信地连声问道:“这是南湖公园吗?”王颖解释说,“这是在原来基础上新建好的南湖二期公园,三期工程正在施工中,公园建成后要比现在更漂亮。”王奶奶不禁感叹道:“南湖公园曾经是滁州的标志,那时候不论是电视上,还是报纸上,大多离不开南湖公园的身影,一些挂历和宣传单上都印有南湖公园的照片。哪想到,南湖公园会有今天这样的变化,实在是太美了!”
王颖骑车沿着中都大道一路向南驶去。“这是咱们滁州吗?这些楼都是什么时候盖起来的?我记得以前到这里再往南就都是农田了……”王奶奶一路不停地问着,王颖一路耐心地向奶奶解释着。
近年来,结合滁州市提出的“大滁城”发展战略,该市提出建设“大琅琊山”旅游区目标,整个旅游区地处皖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范围急剧扩大,拟在更大的范围内,打造一个综合性的旅游区,使之成为全国有影响的旅游胜地。
互 动
“城市精神大讨论” 邀请您参与
本报结合“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将陆续推出“星报记者走基层之寻找城市精神”大型系列报道。通过对安徽不同城市的 “城市精神”的挖掘,深度解读每个“城市精神”的深层次内涵。
为使此项活动更深入、更持久、更广泛,本报发起一场“城市精神大讨论”,欢迎您提出自己的看法,您认为您所在的城市具有何种城市精神,或者需要弘扬什么样的城市精神,请您拨打本报热线:0551-5223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