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大地上有许多技艺流传,今天已经成为国家非遗。肥东“蛇灯”就是一个承载着悠久历史的艺术门类,其起源就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其发展史是一部宗族的历史。
一个宗族的图腾
肥东“蛇灯”又名“扬蛇”。“扬”指舞动、高举。是肥东解集乡邵氏宗族保存的人类早期原始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即“蛇图腾”,距今一万年。
图腾是原始氏族假定的始祖,这位始祖也是该氏族的保护神。显然,邵氏宗族假定的始祖就是蛇,他们是蛇的传人。氏族社会晚期,图腾崇拜衍变为祖先崇拜,祭祖活动也一直传承至今。由于当地错把“扬蛇”记为“洋蛇”,因而新石器时期神圣的蛇图腾崇拜,变成了元代才从海洋里传过来的一场有关蛇的游戏。价值被大幅低估,正可谓一字之误,失之千里。
蛇灯艺术已经申请为国家非遗。蛇神用竹篾成鳞状,外蒙白布,蜡烛插在一个圆形的上下垂直能转的直径上。 舞蛇时,队员们齐心协力,上下翻腾,大有金蛇狂舞之感,洋蛇腹内,烛光闪烁。
蛇图腾的发展
传说伏羲、女娲、禹,都是人首蛇身。史料上也不乏这方面的记载。如东汉玉逸《楚辞·天问注》:“女娲人头蛇身”。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伏羲鳞身,女娲蛇躯”。三国魏曹植《女娲画赞》:“或云二皇,人首蛇形”。东晋王嘉《拾遗记》:“又见一神,蛇身人面……示禹八卦之图……蛇身之神即羲皇也”。《列子·黄帝篇》:“夏后氏,蛇身人面”等。南阳汉代石刻也有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交尾图像。
以上史料表明,伏羲、女娲、禹三族都是以蛇为图腾的,而这种大蛇却被称之为“龙”。今天龙与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关于由蛇嬗变为龙的过程,闻一多《伏羲考》考证:“当初众图腾单位林立的时代……一个以这种大蛇为图腾的团族兼并吸收了许多别的形形色色的图腾团族,大蛇这才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于是,便成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龙了。” 这种图腾兼并是从大禹治水开始的。据《水经·淮水注》载:“荆、涂二山相连一脉,禹以桐柏之流泛滥为害,凿山为二以通之”。荆、涂二山,即今怀远县的荆山、蚌埠市西郊的涂山。治水成功后,不仅中原地区有众多的氏族、部落加入华夏集团,就连东南方的东夷集团、南方的苗夷集团、西北方的羌戎集团中的一些氏族、部落,也先后加入了华夏集团为首的部落联盟。他们各自带来了各自的图腾。于是,“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蛇图腾也随之衍变为龙图腾。因而数千年我们自称为“华夏”,历代帝王都说是龙的化身,直到辛亥革命,随着帝制的消亡,作为帝王象征的龙,才变为每个中国人的象征。
邵氏蛇灯诞生于元代
全国的龙图腾,都由今天概念的蛇衍变为今天概念的龙,为什么只有邵氏宗族还保持着龙的原始形态蛇图腾?可能他们是“涂山氏女娲”的后裔,他们的先祖也一直以女娲自豪,所以几千年来,尽管辗转迁徙,也始终保存着蛇图腾。
邵氏蛇灯有个美丽的传说,邵氏族人介绍:六百多年前,即元末明初邵姓婆媳为躲避元兵迫害,在一山洞栖息。不巧正好遇到明兵追赶元兵,元兵见这一山洞也到山洞藏身,见婆媳二人,欲图不轨,这时,山风大作,雷电交加,一条数丈长的白蟒飞下山崖,直扑山洞。元兵惊散逃遁,婆媳得救。三月后媳妇生下一子,取名“思明”。当邵思明至18岁时,发动全村以蛇灯的形式,表达对蛇的感恩。
要求扬蛇的时候,全族男丁必须到齐。每十八年必须扬蛇一次。每扬蛇一次,蛇身必须加长五尺八寸,以示人丁兴旺。此说可信,蛇灯显然是原始形态蛇图腾的传承。三个“必须”显示了图腾祭祀的严肃性,巨蛇吓退元兵,更显示图腾是一个宗族的保护神。不过,图腾是原始氏族社会的产物,元代不可能出现新的图腾。
蛇灯可能始于元代,元以前蛇图腾祭祀仅是顶礼膜拜,而不是表演艺术。颜师古注东汉张衡《西京赋·鱼龙曼延》云:“鱼龙者,为舍利之兽,先戏于庭极,毕,乃入殿前激水,化成比目鱼,跳跃漱水,作雾障日,毕,化成黄龙八丈,出水敖戏于庭,炫耀日光。”这里的 “黄龙八丈”,指龙灯。表明“蛇灯”的出现,应不晚于东汉。
据此可知,元以前有关蛇灯的说法,在家族辗转迁徙中已经失传,传承下来的仅从元代开始。解集乡邵氏宗族保存的夏以前的蛇图腾,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