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去哪?哦,不好意思,我要交接班了,不顺路!”出租车司机这样的言语是否让您感觉很熟悉?近年来,尽管合肥市陆续增加了不少出租汽车,但“打车难”现象又开始日趋严重。日前,合肥市农工党对该市出租车问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显示,超过半数市民认为根本打不到车,近八成市民遭遇过“交接班方向不对的”拒载理由。
【现状】
77%市民遭遇“交接班”拒载
据合肥市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合肥市共有出租汽车8395台,其中,公车公营车辆1656台、服务管理(挂靠)6615台、个体124台;从业人员26000多名,其中驾驶员20000多名。但“打车越来越难”却成了很多市民的“心病”。“上下班高峰时段、繁华商业地区、稍偏远的居民区,以及雨雪天气,打车都是让人头疼的事。有时候在路边一站就是十几分钟甚至半小时都打不到车。”合肥市政协委员,农工党综合支部主任王运京说道。
据合肥市农工党发起的,在“打车难,你遇到的最多的情形是哪种?”的调查中,53%的调查者选择“根本没车”,27%的调查者选择“空车不停”。在拒载当中,听到司机说得最多的拒载理由是交接班方向不对的占到了77%。
【问题】
约2000辆出租车并不在市内跑
据调查分析认为,“打车难”的原因包括:面对城市道路日益拥堵的实际情况,或者遇到早晚交通高峰、雨雪恶劣天气等特殊情况,出租车每次载客,单次运营时间增长,空车难觅踪影;从出租司机角度看,物价上涨、油价高企,高额的承包费,直接挤压的就是出租车司机的收入空间,在讲究经济效益前提下,司机偶尔会出现拒载、挑客、绕路、脾气大等现象,甚至躲避早晚高峰停运、换班;出租车运营经常出现“空档期”。据统计,合肥市每天因车辆维修,外地出车、不出车、餐饮休息等原因,约有2000辆(约占出租车总量的四分之一)出租车常不在市区运营。
“黑头车”私自非法营运猖獗
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长,在足够的市场需要和巨大的利益面前,出现很多“黑头车”私自非法营运现象。王运京称,黑头车问题多多,因没执照、不合法、缺监管,有些黑车本身存在着安全隐患,有的司机多拉快跑、疲劳驾驶、故意违章,有的连驾照都可能是从外地买来的……坐这样的车,乘客的安全没有保障,可它又往往是许多人别无选择的选择,在打车无望、感到无助的时候,黑车给市民出行提供一定的方便。
80%出租车给不了驾驶员安全感
现在合肥市实行的是“双班制”,在“时间就是金钱”的利益驱使下,平均每位司机工作12小时以上,每天除了加油加气、吃饭,根本没有时间也不愿意休息,在节假日期间尤其繁忙。司机长期处于疲劳驾驶状态,职业病严峻。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合肥市80%的出租车属于挂靠营运,驾驶员也可以无故被车主或大包者随时解聘,驾驶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人员流动频繁,行业管理难度加大;作为出租车驾驶员,无法签订正式《劳动合同》,不参加或自主购买社保五险,出租车司机安全感降低,积极性和出车热情受到影响。
【建议】
出租车应回归公司化运营
王运京代表合肥市农工党提出建议,公司化管理是未来出租车行业管理发展方向,一方面有利于主管部门加强监管,改变现行个体私营,分散经营,疏于管理,流于形式的模式;另一方面实现了公司统一管理、培训、绩效考核,统一调度,出租车安全率大幅提高。
适当增加出租车等时费用
出台优惠政策,调整出租车运价,引导出租车积极运营。如:适当提高出租车等时费,从现有的0.3元/分钟提高到0.5元/分钟;缩短免费等时时间,从现在的5分钟内免计时降低到3分钟内免计时,重点引导出租车到主城区、高峰时段营运,适当降低出租车上交公司的服务管理费,对出租车更新换代实行手续简化和税收优惠,降低出租车购买、运营、维护成本,适当增加出租车司机营运收入。
鼓励汽修厂对出租车实行24小时即停即修,提高汽车修理效率和速度,提高运行效益,合理安排出租车交接班时间,减少营运“空档期”。
给的哥、的姐建一个“避风港”
建议由政府规划建设,建立“驾驶员综合服务区”。为出租车驾驶员建设休息、吃饭和必要的服务场所,此举既可解决合肥市2万多名的哥、的姐停车难、续水难、如厕难等日常需要,给驾驶员们工作生活提供诸多方便,真正成为驾驶员的“温馨家园”。
调整出租车运营模式,采取出租车强制“公休制”、“轮休制”。规定所有出租车辆每周强制公休一天,避免驾驶员疲劳驾车,降低事故率。
呼吁尽快建立约车服务
建议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尽快建立健全合肥市GPS监控平台和信息平台,力促约车电话服务尽快全面推行。合肥市近年来经济发展快速,可为什么没有约车服务呢?对于一些较难打车的路段和一些“望眼欲穿”的等车市民,大家都比较期待合肥推广这项业务,针对出租车抱怨的跑空问题,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