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名“小科学家”获“市长奖”
2011年12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跟着太阳转的太阳能电池、用绿萝清除蓝藻……
7名“小科学家”获“市长奖”

记者 李皖婷 文/图
小小科学家展示自己的获奖证书
 

像向日葵一样跟着太阳转的太阳能电池,用绿萝清除蓝藻,从松果菊中提炼“天然防腐剂”……合肥市第九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昨颁出,7名“小小科学家”正式受封,而他们中最小的孩子只有15岁。不过别看年纪小,他们的奇思妙想可连很多大人都想不到。记者发现,这些“小小科学家”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善于观察周围生活的一点一滴。应了那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最“浪漫”的“小小科学家”:孔幪蜜 

上榜理由:从向日葵中得到灵感

孔幪蜜是合肥八中高一的学生。别看她只有15岁,可她的作品《向日葵-手电筒-太阳能光伏盘》先后获得了2011年合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和第二十六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

太阳能光伏盘和向日葵有什么关系呢?孔幪蜜告诉记者,因为传统的太阳能电池板的位置是固定的,一天中总会有很多时间不在太阳的照射范围内,这样电池板的利用率无疑降低了。“要是电池板能像向日葵一样永远‘向阳’,那该有多好。”

这个如童话般天真浪漫的想法一出炉,小姑娘便跃跃欲试。经过近一年反复实验和改进,一个“长”得像向日葵的太阳能光伏盘诞生了。孔幪蜜说,她的“向日葵”太阳能光伏盘里面装了追踪系统,可以实时检索到太阳的方位,“真的像向日葵一样,太阳走到哪儿,它的脸就转到哪。”

小记点评:人们根据章鱼发明烟幕弹,根据蛋壳发现拱形的承受力量,根据蝴蝶发明了迷彩服,人类从仿生学中着实尝到了不少“甜头”。孔幪蜜发明的这个“向日葵”太阳能光伏盘,说不定还真能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呢!

最“偶然”的“小小科学家”:朱容鋆

上榜理由:爸爸的绿萝让我眼前一亮

戴着细边眼镜,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脚上的小皮鞋也擦得锃亮,来自合肥一中的“小小科学家”朱容鋆颇有些女科学家的范儿。“女儿从小就喜欢看科技方面的书籍。”朱爸爸笑呵呵地说道。

偶然一次,小容鋆看到爸爸办公室里很多水生植物的水缸里都有蓝藻,而养绿萝的水缸里却几乎没有蓝藻,“会不会是绿萝里的某些物质抑制了蓝藻的生长呢?”

经过反复实验,她最终证实了自己的想法,并进一步证明绿萝对抑制蓝藻生长具有安全无害性。“我们也和老师讨论过,看以后有没有机会将这个研究成果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小记点评:虽然小容鋆很谦虚,但如果没有对生活的留心,又怎能发现身边绿萝的秘密呢?如果小容鋆的“绿萝除藻剂”真研制成功了,那么巢湖的藻患大概也有“出头天”了吧。

最“好运”的“小小科学家”:沈博文

上榜理由:看爷爷弄花草有“天赋”

合肥六中的沈博文带来了研究项目《紫花松果菊中菊苣酸抑菌活性探究》,通俗点说就是天然防腐剂。

之所以选择这个课题,沈博文坦言是因为如今食品添加剂的“名声”每况愈下。因为爷爷喜欢侍弄花花草草,所以沈博文从小便对各种花草的名字谙熟于心。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妈妈买的一种消炎药里含有松果菊成分,就觉得松果菊肯定也有抑菌成分。”经过数百次的失败,沈博文终于成功地提取出松果菊中的主要成分菊苣酸,并研究出菊苣酸具有抑菌活性。

正是这个成果,让他在第26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将参加2012年全球青少年创新大赛最高规格的“伦敦国际青年科学论坛”。

小记点评:沈博文的研究成果跟他爷爷喜欢养花草有关系,但不是必然,关键还是得勤于观察、善于思考。

新闻链接:

合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是合肥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最高奖项,设立于2003年,每年评选一次,每年奖励不超过10人,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属首创。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