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正常破坏性试验”
2011年12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多人受伤,其中1人骨折
“这是正常破坏性试验”

伤者在医院接受治疗
 

官方发布:这是一次正常的破坏性试验

(上接04版))上午11点,合肥市重点局和工地负责人陆续向记者介绍了情况。合肥市重点局包河大道高架项目负责人江浩称,从目前来看,发生倾斜的贝雷梁属于一次正常的破坏性试验。据其介绍,该包河大道高架第二联跨繁华大道下穿桥贝雷梁在进行超负荷预压试验,同步收集相关技术参数。

这截贝雷梁长跨38米,重达数百吨,面对记者描述的试验石一事,江浩作出了以下解释,“试验石块每块重达2.5吨,在梁体上一共堆放了十多块,重近15吨,堆放的目的就是为了测量梁体的承受能力,堆放石块的试验在工地上十分常见,而且是施工中必须工序。”

昨日,记者从合肥市政府新闻办获知,包河大道高架桥“倒塌”事故,系工程试验。该试验被安排在最不利工况下进行,后预压时支架发生倾斜,针对该测试情况,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不受任何影响。预压试验为桥梁建设过程中的必须工序,属于正常试验。在超负荷预压试验过程中,一人不慎被擦伤,另有两人因受惊吓感到身体不适入院观察。

医院采访:三人入院救治其中一人骨折

随后,记者来到合肥市友好医院。据急诊科医生李正介绍,当天上午确实收治了好几个被挤压受伤的民工,已有多人出院观察,但有三人已经入院救治,“其中一人骨折,正在手术中。”

在5楼外科病房,记者找到了两名受伤入院的伤者,许小雷和朱治强因不同程度擦伤,已经接受输液治疗。据主治医生介绍,这两人伤势不重,但都反映有头晕呕吐的异常状况。而另一名来自宿迁的周武师傅由于挤压受伤,导致右手肘部以下粉碎性骨折,目前正在手术植入钢板治疗。   医院李院长介绍,在接到施工方负责人打来的多人受伤电话后,院方派了救护车前往事发地点,而工地已经安排面包车将伤者集中送往医院途中,最终在马鞍山路高架上成功转接了这些伤者。

施工方称:试验时,周围拉起警戒线,并无人员施工

施工方负责人江浩介绍,在试验过程中施工方会同步收集相关技术参数,由于该试验被安排在最不利工况下进行,后预压时支架发生倾斜,针对该测试情况,部门也将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不受任何影响。

既然属于试验阶段,为何还有十多名工人在存在危险的梁内施工,以拧紧螺栓?施工方明确表示,在试验中,周围都已拉起了警戒线,并无人在施工,与此同时,在超负荷预压试验过程中,有一人不慎被擦伤,“该工人还是为了抄近道,被倾斜的钢架砸上了,皮外伤,包扎好了,已经返回工棚休息了。”

记者随后重返工人入住的工棚,找到了当时在梁内施工的工人,讲述事发一幕时,来自江苏徐州的何强(化名)先是一笑,之后信誓旦旦地表示,当时发现倾斜的梁内的确有十多个工人在上工,“早上6点半正常上工,主要任务就是拧螺栓,以固定梁体接口,我们当时都佩戴着安全帽卖力地干活。”何强反映,虽然有人受伤,也陆陆续续有工人返回,但有几人还未返回住处。

三大疑问

疑问1:为何预压试验中有多位工人在施工?

经过对侥幸逃脱工人和伤者的复述,都一致表示,虽听闻过预压试验,但当日有十多个工人在梁内正常施工,他们的任务很简单:拧紧螺栓,从而固定“贝雷梁”。

巨型试验石块在夜里已经堆放在梁上,那么在这场被认定为破坏性试验过程中,为何会还会有工人“铤而走险”贸然上工,是施工方的一时疏忽还是根本没有意识到试验后的结局?

疑问2:真实伤者数字为何最终才被澄清?

起初明明表示只有“一过路工人不慎被擦伤”,伤势无大碍,已经返回住处,这也作为上午在项目部发布的原始材料。为何记者会顺藤摸瓜在医院找到三名伤员,其中一人伤势严重,这些情况最终在上报的材料中被澄清,“一人不慎被擦伤,另有两人因受惊吓感到身体不适入院观察”。

真实的伤者数字甚至连最初公布该起事件的重点局工作人员都不知情,受伤人数是被施工方刻意隐瞒还是另有隐情?最终重点局表示,就伤者人数还要和施工方进一步调查、核实。

疑问3:高架桥竣工通车日期会不会被延误?

此番“破坏性试验”已导致原先的贝雷梁已经宣告结束,即将安排人员进行拆卸重建,如此一耽搁,必然要耽误不少时日,包河大道高架竣工通车日期会不会被延误?

据重点局负责人介绍,该起事件属于计划之中,一切都在预定工期之内,待拆卸后立即安排重建,“还会进行预压试验,确保高架下部混凝土箱梁浇筑施工安全。”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