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作坊涉嫌使用违法添加剂
2011年12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本报记者全程报道合肥联合执法组整治“问题豆芽”行动
部分作坊涉嫌使用违法添加剂

记者 范竹标 祁琳/文 黄洋洋/图
 

本报“暗访‘问题’豆芽”的报道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昨日上午,由合肥市农委牵头,联合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公安、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成立联合执法组,展开了一次集中查处整治。本报记者受邀参与全程跟踪采访,监督查处过程。监管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广大市民若发现“问题豆芽”,可拨打星报热线0551—2620110,或合肥市农委0551—3538467,进行投诉举报。

角落里的“护芽使者”

上午9时30分许,记者跟随联合执法组人员,在省城瑶海区东七街道三八村民组附近找到一家豆芽生产小作坊。

几间简单的平房,摆放凌乱,墙壁上因常年潮湿留下斑斑污渍,气味难闻,地面上全是水,数个盖着黑色盖子的大桶十分显眼,掀开盖子一看,全是密密麻麻的豆芽,记者随手抓起一把,发现豆芽细长无根。

一个黄色塑料袋引起执法人员的注意,打开检查发现里面装有5袋“护芽使者”字样的东西,每大袋中还有两种规格的小包装。

“这是干什么用的,知道成分是什么吗?”执法人员立即询问作坊老板,“用来去根的。”面对执法人员询问,作坊老板支支吾吾,并没有正面回答。

“这是买豆子原料时给配的,就在双岗买的。”作坊老板一再表示,“我做这个生意8年多了,用这个才2个月。”据其介绍,每50斤的豆子配一小袋,一大袋够2000斤的豆子用,该作坊老板每天要做300斤的豆子,生产2000多斤豆芽,主要销往五里井菜市。

杂乱、污秽、酸臭味的作坊环境

随后,执法人员又来到位于长江东大街与采石路交口附近的一处小作坊。一进门,就发现几口大缸里面漂着豆芽,缸外豆芽渣子撒得到处都是。

执法人员来到存放原料的房间,发现原料豆子旁边堆满了各种杂物,旁边的桌子上还放着锅碗瓢盆,处处油渍。

院内右侧的平房是“生产间”。打开作坊的门,一股酸臭的气味扑鼻而来,房顶的木头椽子上布满灰尘,长满了霉菌,椽子和电线之间结满了蜘蛛网,房间污秽不堪。执法人员现场搜集了样本,并向这家小作坊发放了《豆芽生产技术规范》。

10时50分许,记者又跟随执法人员来到位于淝河路张巷农贸市场附近的第三家小作坊,这家作坊的豆芽生产环境也不容乐观。门口的大缸浸泡着豆芽,缸里的水呈浑浊乳白色。生产间内地面湿漉漉的,豆皮随意堆放在旁边,散发出阵阵酸味,此外,整个房间里煤气味很重。

豆芽渣子还在,但老板不见了

临近中午,执法人员来到潜山北路与清溪路交口附近的一处小巷,检查第四家豆芽生产小作坊。推开锈迹斑斑的大门,阴暗潮湿,屋顶上的渗水还不时往下滴。屋内左边堆放了不少装豆芽的箱子,箱子上挂有豆芽渣子,右边有间挂着帘子的房间,里面有豆芽“生产间”。执法人员询问可有人,没有人回答,住在对面的人都说不知道。

将追究“毒”、“害”黑作坊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记者在执法人员查获的“护芽使者”说明中看到,该产品分为01号、02号两种,能迅速提高产量,增产约为20%~30%。

“从检查结果看,查处的四家豆芽小作坊卫生环境相对较差,部分作坊主涉嫌使用违法添加剂。”合肥市农委产品质量监管处处长经德武告诉记者,目前合肥豆芽生产加工小作坊有120家左右,每天的产量约90吨。

合肥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朱大队长表示,在食品中违法使用添加剂,已列入“打四黑”专项整治中,对有毒有害的“黑作坊”将严厉打击,并追求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合肥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市已形成“政府统一领导、县区属地管理、部门依法监督、单位积极参与”的食品安全工作格局。对于“问题豆芽”,工商、质监等部门的态度也十分明确,积极配合农业部门严肃查处。

合肥市农委副主任周晓波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下一步将采取例行检查、专项检查、集中整治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监管长效机制。

监管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广大市民若发现“问题豆芽”,可拨打星报热线0551—2620110,或合肥市农委0551—3538467,进行投诉举报。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