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标准超编制公务用车将收回
华西村吴仁宝每日演讲分毫不差
中国新闻
下一篇4 2011年11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国务院公车改革新政出“狠招”——
超标准超编制公务用车将收回

 

公车改革举步维艰,备受公众关注。11月19日,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发文,进一步降低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的采购价格,明确要求排气量不超过1.8升,价格不超过18万元。11月21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的《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推进公务用车社会化改革”。条例中还明确规定,超编制、超标准配备的公务用车,由本级政府公务用车主管部门收回和处理。

车改17年,进步了多少?

我国公车改革已进行17个年头。如果从2003年正式启动“公车拍卖”、“公车货币化改革”等措施算起,深度公车改革也有8年了。但是,年复一年的公车改革,似乎一直挂着“空挡”,没有真正起步。超编配车、公车私用、车轮腐败的势头依然强劲。

据国家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的调研数据显示,党政机关及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总量为200多万辆,每年公务用车消费支出1500亿元至2000亿元,这还不包括医院、学校、国企、军队以及超编配车,每年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增长率为20%以上。

既然公车改革迫在眉睫,而且喊了17年,为什么政府采购中汽车依然位列前三位?“这正是政府官员贪婪的表现。”广东省深圳市人大代表郑学定坦言,公车改革实施者本身就是既得利益者,这是个绕不开的难题。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将公车改革的阻力归纳为两点:“一是待遇论,领导干部往往会有一种传统思维,认为达到一定职务就应该享受一定的待遇,应当使用公车。二是安全论,很多人认为,领导干部想的事情多,又做事又开车,不安全。”叶青表示,如果这两个观念不转变,公车改革难以推行。

车改新政,作用有多大?

据报道,全国超编配车率已经超过50%。面对公车泛滥的严重局面,该如何适用改革新政?记者注意到,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超编制、超标准配备的公务用车,违反规定接受的捐赠车辆或者配备的越野车,增加高档配置或者豪华内饰的公务用车,由本级政府公务用车主管部门收回和处理。“法条已赋予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对各个部委超标车辆的没收权,能否严格执法,就要看机关事务管理局能不能挺过人情关。”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说。

怎样区分车辆公用还是私用,如何监管公车私用,怎样处罚,是网民最为关心的。悬挂“公务车”标志,或在车内安装GPS,是叶青和郑学定代表都看好的形式。不仅方便群众参与监督,而且对开公车办私事的情况能有效监控。

对于管理条例的出台,叶青唯一感到遗憾的是,其中涉及公车改革内容只有一句话。“这还很不够。还需要一份公车改革指导意见。”叶青说,不管怎样,两个规定明确了公务用车实施社会化改革的方向,这意味着公车改革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破冰有望。

综合《检察日报》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