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嘴八舌
昨日,由中国市场学会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专业委员会和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共同主办的中国企业权益保护高峰论坛在广州召开。会上,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李建伟透露,中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仅有2.9年(11月28日《广州日报》)。
民企均寿不足3岁在于先天性“营养不良”
民营企业或是某些地方小国有企业转为民营之后,何以迅速蹿红又同样迅速萎缩倒闭,据笔者分析,不外乎是 “营养不良”。
首先是经营者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缺乏长足发展信心且缺乏诚信。其次是,注重制造忽视研发,很多民营企业主,在发现自己的产品市场旺销之后,不是将积累资金用于对新产品的研发开拓,而是盲目扩大生产规模进行扩张,使得家底薄弱,扩张后的企业一旦出现产品积压,便陷入泥潭。再次,民企投机心理远大于守法经营,我们的市场经济起步较晚,而相对于民营企业的法律法规也是在不断的完善之中,不少民营企业主守法经营的意识比较差。实际上,我国的民营企业本身起步就很晚,民营企业主对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毕竟还需要一个熟知过程,平均寿命不到美国民营企业的十分之一,也不值得过于大惊小怪。还应看到大多的民营企业主原来都是农民出身,不可避免地保留着某些“小农经济”意识,如同现今某些地方蔬菜滞销实际上是一个逻辑,既需要政府多方面的服务和引导,同时也需要广大的民营企业主在市场经济的风浪中进行摔打和实践,在增加自身营养的同时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实力和能力。还应看到,民营企业虽然一批批“夭折”,但新的更具有生命力的民企也在一批批涌现,更不乏有很多优秀的民营企业已经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在发展,在壮大,民营企业均寿短暂,或许也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不可绕过的短暂伤痛吧。 朱永华
民企短命也是赚钱招数
事实上一些民企短命生存,恰恰是企业为了发展而选择的另一种方式,是赚取利润的措施。一些民企、尤其是非生产类中小民企为了降低经营成本,降低办公场所租金,不断更换办公地点,以及企业不时调整发展战略,更换企业的经营项目内容,从而不断地注销和注册企业执照,形成注销执照——注册新执照——注销执照的循环。其次,一些民企为了享受各地政府推出的招商引资提供的优惠政策,不断变换门头,注销掉起家的老企业,重新注册成立一家新企业,甚至是在海外地区注册成外资企业,实际上包括一些大型民企也有这种做法,在香港和太平洋岛国注册。再者,不少民企在起家之时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违法违规行为,一些民营企业家为了清洗身上的污点和洗刷企业的资本原始积累的原罪,也采取企业短命的方式,制造企业破产假象,注销起家企业,重新注册新企业,重新做人,发展清清白白的新企业。民企短命的这一方面,有关部门和社会应当实事求是地评估。
可以说,纵然一些民企短命,一些企业执照没几年就注销掉,企业表面上破产了,但是企业老板并没有破产,变换的是企业执照,不变的是企业老总,这才是某些民企短命的真实情况。
何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