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传统企业的“触电之旅”
小微企业有望获得更多“输血”
下一篇4 2011年11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一个传统企业的“触电之旅”

记者 沈娟娟
 

每年9月,悬崖峭壁上总会出现一批扛着竹竿的工人,他们将核桃打下来送到加工厂,经过去皮、晒干等一系列步骤后,做成人们喜爱的坚果。在安徽詹氏食品有限公司,这些坚果不仅送进了安徽市民的家中,今年还把产品大范围推向全国。

而推向全国的“武器”就是电子商务,传统企业是如何“触网”电子商务的?在发展道路上又经历了怎样的“转身”?

5年内的3次“变身”

“5年前,坚果生产企业进商超可以用风风火火来形容。”安徽詹氏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章燎原透露,当众多企业盯上商超这个平台时,企业却看到了资金对这种经销方式的“束缚”。

章燎原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在商超里,付款有60天的时间差,也就是说,做1个亿的业务通常需要6000万以上的流动资金去推动,于是,他将目光移到连锁经营上,“企业回笼资金快,2000万的流动资金就可以做到1亿的销售规模,资金周转率明显加快。”

对于今年横在中小企业面前的难题之一“钱荒”,詹氏食品并没有遭遇太多的困难。而且在今年1月1日,它的互联网直营品牌“壳壳果”成功上线,“触网”电子商务,又实现了一次“转型”。

章燎原介绍,今年年初到现在,线下的詹氏食品销售额达到1.5亿,而上线不到一年的“壳壳果”销售收入则实现了0到1800万的突破。

成本-品牌-售价的良性循环

其实,不少中小企业在今年以来遭遇的“成本劫”,在詹氏食品也有反映,但跟其他企业抬高售价、忽略品牌推广的恶性循环不同,章燎原坦言成本压力“倒逼”企业将品牌尽快打出去。

“成本高,售价自然高;要想价格卖得高,除了品质上下功夫外,还要把詹氏变成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章燎原告诉记者,一个品牌去运营全国市场耗时、耗力,而电子商务则突破时间差和地域差。

章燎原说,这是电子商务的魅力,也是企业对品牌的运营方式,“詹氏带点安徽特色,于是在线上,我们叫壳壳果,听上去有点小资和时尚,对这个扎根在安徽的坚果品牌,我们正一步步将它推向全国市场。”

电子商务将成企业“基本功”

“电子商务最大功能是方便快捷,或许会成为未来消费者购物不可或缺的途径。”章燎原表示,3~5年后,每个企业或多或少都会参与到电子商务中来,而食品行业适合发展电子商务,“将最新鲜的食品送到消费者的手中,抛去中间繁琐的代理渠道和商超终端。”

对于电子商务的“探路者”来说,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但对于占比很大的传统企业来说,章燎原建议,企业最好学学电子商务这个“基本功”,在握有品牌、管理等经验的基础上,学点电子商务,很快就能在众多的电子商务公司中脱颖而出。

壳壳果,诞生不到1年,销售收入1800万,而记者了解到,3年之内,销售收入预计能达到1.2亿,实现传统企业10年上亿的目标,这也是传统企业“试水”电子商务的梦想。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