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让书香拂面来
非常道
“权为民所用”才不会“突击花钱”
下一篇4 2011年11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且让书香拂面来

 

浏览每天的报纸,让我们欣喜地看到安徽文化产业的诸多亮点。许多老朋友在参观政务新区和博物馆、体育馆、大剧院等新的建筑群以后,高兴地对我说:“市(士)别之三日,当刮目相看”!

这里,我联想到发展社会公益性文化产业中的一个小问题。我们从合肥三孝口到省委大院附近,是一条繁华的长江路,大约是三四华里吧,人流量也非常大。这里有多少酒家、舞厅、火锅店,我没仔细数过,反正马路两边为数不少。而街头阅报栏,可供市民阅读报刊的小型文化室,以及播放滚动新闻的大型电视荧屏,除安徽书城和离长江中路不远的合肥图书馆外,却难觅踪影。从博物馆、三孝口以南的繁华的金寨路,似也如此。其实,市民们对此类的文化需求是普遍的、蛮高的。过去,我经常在四牌楼新华书店(已拆,在建)看到,一年到头,每天的读者还是很多的,少数人在买书,多数人在看书,还有的人在摘抄笔记。即此便是一例。像合肥这样的正向文化大省、文化强省迈进的大都市,兴建新型的、现代化的博物馆、大剧院、奥体馆等大型设施,显然十分必要;同时,是否也可考虑建点儿类似街头阅报栏这样的便民文化工程呢?

——它可以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街头阅报栏是分散的,像一些繁华的人流量比较大的街道,合理布局,建设一批,并设有灯光,便于晚上阅读。坐在音乐厅里,聆听音乐家演奏,这是一种美的、心灵的享受,而站在阅报栏前,浏览一二十分钟的各报,又何尝不是一种享受与满足,只不过是“别是一番滋味”罢了。

——大中小相结合。不用说,音乐厅、大剧院是属于“大”之列;而阅报栏之类,理当属于“小”字辈的。这些“小”字辈的设施,星罗棋布于街头、社区,触角很广,在偌大的文化家族中,又是“小”补充了“大”,大小结合,相得益彰。

——大视角与多元化的结合。这是就其思维方式来思考的。是否可以这么思索一下:既要看到大城市建设的文化张力,也要看到“小字辈”文化设施的群众性、多样性、亲和性,联系到万千人群哩!是耶非耶,其是然耶。

点点滴滴,滴水石穿,春风化雨,让书香拂面而来。

本报特约评论员 余 云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