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它们是经济体中最为活跃的一个群体,它们是安徽经济版图中无法替代的组成部分——小微企业,相比大型企业,小微企业在解决就业、技术变革、社会和谐、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更大优越性。
无论是在民营经济大省江浙地区,还是在安徽等中部省份,中小企业更是像蚂蚁雄兵,撑起了经济的半边天。孙村镇的服装产业、高沟的电缆产业、秦栏镇的电子产品……这种“一县一品”、“一镇一品”的区域特色产业形式背后,正是一个个小微企业灵动活力的充分展现。
今年以来,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用工荒、融资难等一系列压力,让中小企业的生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困难面前,我们必须形成这样一个共识:中小企业是安徽民营企业的主体,安徽经济的高速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小企业的创业史、民营企业的成长史,没有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就不可能有安徽经济的勃勃生机和强劲活力。
经历过2008年金融危机洗礼的安徽中小企业,在各级政府的一系列帮扶措施下,能否再次克难奋进,转危为机?
为此,本报从即日起深入省内多个块状经济聚集区和现代产业集群,对中小企业进行一线走访,寻找中小企业中优秀的代表人和事例,他们都是安徽经济发展中“可信、可比、可学”的榜样。 周平/文
“扶持中小微企业”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共识。针对今年以来中央和地方出台的各种扶持政策,星报将邀请有关部门进行答疑,并通过报纸刊登重点答疑内容,帮助更多的中小微企业深入了解相关政策。
今天起,如果你对这些扶持政策有疑问,可以联系本报,热线电话0551-5223791(10:00—17:00),也可通过QQ 2360206935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