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11月21日头版报道
北京有个中关村,安徽有个“合芜蚌”。
合肥、芜湖、蚌埠,安徽三大区域中心城市联袂探路,引领安徽自主创新,成为全省加速崛起的主引擎。3年来,试验区带动安徽专利申请和授权量总量在全国前移11位和6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入全国前10位,高新技术企业数位居全国第七位、中部第一位,有25家企业成为国家级创新型企业,总数居全国第一位。
使命担当自主创新大作为
2008年10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启动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在推进合肥科技创新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拓展到芜湖、蚌埠区域,出台一系列政策助推自主创新。2009年12月,经国务院同意,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进入国家推进层面。
试验区3年完成了5年目标,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科技投融资体系等一系列自主创新推进机制,推动3地80%以上的工业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3年来,试验区万元GDP能耗下降6%,高新技术企业数增长了一倍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10个百分点,达25.6%;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从3年前的1.4%增长到目前的2.4%,与长三角地区相当,专利授权数增长了808%,名牌产品数增长252%。
今年7月进入国家自主创新“3+1”试验示范区后,合芜蚌3地的科技创新企业今后可将3年税后利润形成的净资产增值额的35%,以股权奖励、股权出售、股票期权等形式奖励有突出贡献的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同时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科技成果处置权、处置收益权、股权激励税收等也比照中关村示范区政策执行。
政策推动创新活力大迸发
今年以来,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喜事连连: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第一条浮法玻璃熔窑全氧燃烧生产线投产,世界单体规模最大的日产650吨太阳能光伏玻璃生产线点火,国内首批0.5毫米超薄玻璃基板产品上市。这个有着50多年历史的老事业单位,如今实现了由单一科研设计模式向工程化和产业化的转变,年营业收入从改制初的几千万元跃升到2010年的60亿元,今年有望突破100亿元。
“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做在工程中,成果转化在企业里。”安徽省科技厅厅长徐根应说,试验区在设立之初,就出台政策,以产业为纽带,项目为抓手,着力推动企业多出有效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追求培育壮大效益好、污染少的创新型企业阵容、产业集群。
从2008年起,安徽省财政每年安排5亿元专项资金,全面实施升级创新型产业、培育创新型企业、集聚创新人才、建设创新载体、建设创新平台和优化创新环境“六大工程”,着力让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以研发和园区建设为载体,推进产学研一体建设。
在一批创新型企业的引领下,安徽装备制造、汽车、生物材料等传统优势产业推陈出新、升级换代,平板显示、LED、新能源、新材料、公共安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创新要素集聚产业大风景
近日,安徽省政府决定从2011年开始连续4年,每年安排6000万元专项经费,推进应用科技、公共支撑平台和人才建设。
目前,安徽已建立了集研发、交易、转化、服务为一体的“科技路路通”创新服务平台体系,组建了合肥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省应用技术研究院、新能源汽车研究院等50多个省级以上研发与转化平台,建设合肥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和科研集群、孵化、产业基地,芜湖节能和新能源汽车、蚌埠玻璃新材料等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在试验区逐渐完善的创新服务体系及其政策的拉动和激励下,一大批优质创新要素资源不断积聚。
中航、中建材、中电科技集团等一批央企纷纷在试验区建立研发中心和产业基地,中国风投研究院等一批海内外知名中介、咨询服务机构落户试验区……
“给一个战略支点,来撬动江淮崛起。”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正在江淮大地奏响自主创新的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