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亚运会,对于刚下飞机的运动员和教练员来说,第一股热情来自于安徽,因为接送他们的机场巴士就是安凯大客车;今年的工博会,包括江淮、奇瑞在内的多款纯电动汽车成了安徽馆的“当家花旦”……到2015年,我省新能源汽车的整体研发水平、产业化水平力争走到全国前列。而这只是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十二五”末,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力争年均增长超过29%,突破1万亿元,增加值翻一番以上。
这是我省关于新兴产业的“万亿梦想”,如何实现?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展示了这幅发展蓝图。
千个新兴产业项目将“扎根”
把目光放到国际市场,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全球气候变化双重压力,世界主要国家纷纷把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宽带网络、生物科技等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
而在我省,皖江示范区和技术创新试点省建设不仅是安徽加速崛起的“黄金期”,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主要舞台。
在这个舞台上如何“跳舞”?记者从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我省将支持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项目,“十二五”期间组织实施1000个新兴产业项目,培育和引进100个左右新兴产业领军企业,建成10个国内领先、特色鲜明的新兴产业基地。
“领头大哥”带着企业创新
2009年4月,京东方六代线在合肥开工建设,紧随之后,包括鑫昊PDP、彩虹液晶玻璃等项目也陆续进入,平板显示产业链逐步形成。
今后,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走的可能也是这条路。记者获悉,我省在“十二五”时期将引进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带动力强的行业领军企业,鼓励在皖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形成领军企业,带动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加快发展的新局面。
领军型企业是重要科技攻关的“主力军”,中小创新型企业也得跟得上。我省不仅将围绕产业链的缺失环节,引进一批科技创新及配套服务中小企业,还将引导中小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研发高技术产品,提高技术含量,积极申报创新型企业。
一批产业基地“呼之欲出”
在“十二五”期间,我省一批新兴产业基地也将“呼之欲出”,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新兴产业基地达到3个,500亿元以上的5-6个,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达到2个。
在合肥和蚌埠,依托赛维LDK、海润光伏、晶澳新能源等骨干企业,未来将引进一批带动性大、支撑力强、具有标志性的百亿元龙头光伏企业,集聚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的产业链上下游科技企业。
滁州,在来安、天长绿色照明产业专业园区的基础上,依托东方名仕、浙大之光、亿鑫诚等企业,建设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的滁州绿色照明产业基地。
而“药都”亳州,在大力发展以中药饮片加工、中药提取物和中成药生产为主导的基础上,加快形成现代中药大产业格局,建设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的亳州现代中药产业基地。
“订单式培养”高端人才
“人好找,但是人才不好找,特别是合适的人才。”一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向记者透露,自从公司成立的那天起,自己就“为人发愁”,特别是对于刚起步的公司来说,有层次和机构的人才显得“捉襟见肘”。
缺的是人,在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高端人才或许是产业能否做大做强的关键。
记者获悉,我省将实施“111人才聚集工程”,有针对性地培育引进扶持100个左右创新团队、1000名左右国内外技术领军人才和1万名左右高技能人才。
而对于新兴学科的人才,也将开始“订单式培养”,我省将努力优化高校学科设置,发展与新兴产业相适应的新兴学科专业,积极培养产业发展亟需的各类专业和实用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