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藏峪:刘邦落难藏身于此
御桥闸:永乐皇帝驻扎而得名
齐云山: 嘉靖皇帝求子得子
3上一篇 2011年11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齐云山: 嘉靖皇帝求子得子

 

齐云山位于黄山市西33公里处的休宁县境内,城西15公里,距屯溪33公里。齐云山古称白岳,因其“一石插天,与天并齐”,明嘉靖年间改名为齐云山。齐云山与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四川鹤鸣山并称中国四大道教圣地。明朝嘉靖皇帝曾在齐云山求子。

相传四百多年前明朝嘉靖皇帝的许多妃子所生皆是公主,有几个妃子虽然也生了男孩,但不是痴呆,便是残疾。因此,皇帝连做梦也想生个聪明活泼、五官端正的太子,将来好接替他当皇帝。

嘉靖身边有个姓汪的天官,安徽省徽州府人,家离休宁县的齐云山不远,经常好在皇帝面前说新安江的水如何美,齐云山的道士怎样灵,求财得财,求子得子。

求子心切的嘉靖皇帝,听说齐云山的神灵有求必应,正中他的心怀。嘉靖皇帝便把汪天官叫到宫里密示,派他到齐云山去求子。

皇帝派自己去求子,汪天官暗自欢喜。皇帝传旨,点兵备马,选个良辰吉日,汪天官携一行浩浩荡荡出了城。

当皇家兵马、夫役驮着敬神使用的香烛、供品、绸帛、钱钞等物资来到齐云山下的岩前村时,黑压压一片。众道士以为大祸临头,一溜烟爬上了高峰,钻进了山洞。只剩一个名叫妙清的杂役道人。但求子得举行个仪式,那就是要一批道士出来做道场、念经咒。可是那些会念经咒的道士一个也不见了。汪天官没办法,只得请妙清老道士登台作法。

妙清老道士很快在太素宫前搭起了一座高台,在对面香炉上烧起香烛,点上天灯。作法声吵醒了山洞中的众道士,他们跑到道场指手画脚。妙清老道士不管他人笑骂与指责,而是闭着双眼一个劲地念他的经咒。

汪天官觉得妙清比那些贪生怕死的道士不知要好多少倍,他能把苦修苦练的本事都拿出来,一片诚意,精神可嘉。因此重赏了他一些银两与绸帛,此举却招来众道士的嫉妒。

从齐云山求子后,嘉靖皇帝的宠妃腹内竟有了消息,生了一个真龙太子,这下可震动了朝野上下,宫廷内外,都说:“齐云山上的老道士真有神功,有求必应,求子得子,求寿得寿。”

皇帝一高兴,妙清就走运了。皇帝亲笔提了:“齐云山道观”五字,一道圣旨令妙清回齐云山主持太素宫。自明嘉靖年后,齐云山道士均为婺源人独占,并以汪姓居多。

当时汪天官为嘉靖求子时,曾经住过的那座带有斗拱、飞檐、翘角的天官府,这座明代建筑艺术品,仍屹立在齐云山上。

张亚琴 整理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