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悟和童雪鸿趣事
老照片之毛泽东与安徽
徽剧不是徽州的地方戏
3上一篇 2011年11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文史辨析之徽剧
徽剧不是徽州的地方戏

王长安
 

徽学博大精深,然而,随着一些学术文章与媒体的介绍,似乎安徽的文化成就都归属到了徽州,从学术的严谨角度来说是偏颇的。比如,徽剧并不是徽州的地方戏,有人却当它是徽州的地方戏。

“徽班”并非“徽”州之“班”

常听人说徽剧是京剧的“老祖宗”,是“徽州的地方戏”云云。这种说法在学术界是不准确的。

徽班出现得很早,至少可以追溯到明末。这与中华文化重心南移,安徽人开始大步走向省外有关。从外地人的视角解读安徽的事 物,都不免要带上一个“徽”字。做生意的叫“徽商”(由于明清之际经商且成功的徽州人居多,“徽商”一词渐为确指);唱戏曲的叫“徽班”,有别于昆腔的乡音叫“徽调”。当然,也有不称“徽”而称“皖”的。天柱外史氏就说:“嘉庆以后,梨园子弟多皖人,吴儿渐少”,“今乐部皖人最多”。可见,戏曲史上的“徽班”并非“徽”州之“班”,更不是“徽”剧之“班”。

“徽班”以徽州商人蓄养主要在明中期以后,徽州商人富甲一方,商业的成功引发了文化消费欲望的高涨。在戏剧方面主要表现在蓄养家班,角声斗艺。长期为某个徽州商人所养所用的戏班就被外人称为“徽班”, 冯梦祯《快雪堂集》就记述了这样的见闻:

赴吴文倩之席,邀文仲作主,文江作陪。吴徽州班演《义侠记》,且张三者,新自粤中回,绝技也。这里所说的“吴徽州班”即是徽商吴文倩的家班,但演的是昆曲,演员也是广东人。除了因其为徽商所有而冠以“徽班”之名外,在其他方面与徽州并无关联。

徽调的酝酿与发展

就在徽商广蓄家班之际,安徽沿江一带(当然也包括古徽州)地方戏事也开始兴盛。他们唱昆腔,却由于语言的差异而不“谐吴音”,不经意间唱出了一点“地方风味”。于是在青阳腔的影响下,唱出了安徽调———“徽昆”,后发展为二簧腔。这一点,尤以诞生在怀宁的石牌调为著。家乡人带着乡音下扬州,得到了徽商们的亲情惠顾和重金扶持。他们或出没于码头街肆,或为徽商富贾所容留。技艺得到发展,乡音也渐占上风。这时的徽班已不完全是“徽商之班”的概念,而开始有了徽调(石牌腔,乱弹调)的含义。

这时最叫彩的是来自安庆的戏曲艺人,清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就这样写道:

安庆色艺最优,盖于本地乱弹,故本地乱弹间有聘之入班者……郡城自江鹤亭征本地乱弹,名春台,为外江班。不能自立门户,乃征聘四方名旦,如苏州杨八官、安庆郝天秀之类;而杨、郝复采长生之秦腔,并京腔中优者……于是,春台班合京秦二腔矣。

“春台班”就是“进京”的“四大徽班”中的一个。由此文可知徽班的声腔也是五花八门、互为你我的,并非只唱“徽调”。梨园行有句老话,叫“三庆的轴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台的孩子”,非常形象地指出了“四大徽班”的不同特点和擅长。

徽剧不属于徽州

徽剧应当说和徽州没有太直接的关系,这个剧种名称是新中国成立后才出现的。1956年,为了抢救戏曲遗产,保留戏曲声腔,政府决定成立“安徽省徽剧团”。其剧种基础主要是青阳腔和石牌调,并且吸收部分明代传入徽州而被徽州人唱出了地方意味的徽州调,或叫徽昆和一些花腔小调。徽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开放的安徽戏曲,至少是我省长江流域声腔的一个总成,而非徽州一隅的“地方”戏。它从来没有在徽州诞生过,戏曲史上也从来没有一个以徽州语,或以徽州腔为主的演唱形式最终凝结为一个剧种的情况。就现有的情形看,徽剧的艺术格局有摹仿徽班的倾向,徽班“文武兼擅”、“众腔同台”的遗风在徽剧中被全盘复制。徽剧也因此更具概括性和代表性,除了因20世纪上半叶的断档而未及规范外,它具有更多的国剧风范。它不属于徽州,而属于安徽、属于整个戏曲界!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