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贴标准”官兵悬殊过大为哪般
纯金罐造假愚弄的不只是奥运冠军
非常道
女学生集体卖淫拷问 心理补偿机制缺失
下一篇4 2011年11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车贴标准”官兵悬殊过大为哪般

 

从2009年起,杭州市开始了大规模的公车改革,涉及100多个单位,分三批进行。经过两年多时间,市政府的公车数量从1200辆缩减到400辆左右。然而,“杭州车改”在受到舆论肯定的同时,也遭遇了一些质疑,最多的意见集中于“车贴”,即将普通公务员至局级公务员分为300元到2600元9个档次。有市民说,“一个正局级公务员的车贴比普通百姓工资还高,怎么说得过去呢?”(11月7日《北京晨报》)

公车改革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在过去许多年中,不少地方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改革探索,试图破解这一难题,遗憾的是,迄今仍未取得实效。所以不管怎么说,杭州市两年前就已全部取消所有局级以下公务员专车,使公车总量减少了三分之二,两年共节约公务交通费用3442万元,这种敢于“吃螃蟹”的精神和勇气当然是值得肯定的。

的确,在目前公车改革停滞不前的情况下,以“车贴”作为改革的一个突破口,或许是一个有效途径,只要制度设置、监管得当,会大大地减轻当地的财政负担。问题是,在“车贴”标准的制定上官兵悬殊过大,是否合理呢?这不能不让人有“权力自肥”之嫌。难怪一些市民不满地说,公车消费本来就有浪费,现在用发放定额车贴的方式,实际上是将一些浪费行为合法化,公权变成了特权。

应该说,公众的担忧和质疑并非没有道理。事实上,由于公车领域历来存在“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潜规则,一些私心重的官员因不甘心失去“嘴边肉”,会用手中的权力把“车贴标准”变成“致富捷径”——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不吃白不吃,不拿白不拿。更有一些人,还出现拿了补贴、公车照坐的咄咄怪事。显然,这么多年公车改革举步维艰,成效甚微,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官员们不愿“自断其臂”。

总之,公车改革如果依旧走不出“权为我所用、利为己所谋”的怪圈,肯定令百姓大失所望,也有损于政府的公信度。所以,有关部门应当加大对公车改革的监管力度,甚至要对一些相关规定(如补贴标准及办法)进一步明细化,尽量压缩权力自由裁量的空间,绝不能让“车贴”成为少数官员牟取不义之财的工具,并以此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的顺利开展。

和法堡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