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西河污染
标题: 黑臭河水静悄悄流进巢湖? 时间:3月17日~3月18日
记者 何曙光
事件
今年3月中旬,合肥一市民向本报反映称,塘西河污染很严重。为此,本报记者先后两次赶往塘西河周边,步行10多公里,沿河道探访污染源。3月17日、18日,连续报道了塘西河水污染事件。看到报道后,时任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立即安排市直有关部门进行专项调查,并表示:感谢《市场星报》的报道,让我们及时发现了塘西河受污染事件。
反响:经过合肥市多部门的摸排,终于查到了污染源,并对制造污染的企业采取必要措施。
感受
追溯事件的真相,是记者的天职。步行在塘西河的两岸,臭黑的污水到底从何处来?是那时我心里最想知道的答案,在自己得知污染源被查处时,职业的荣光在瞬间释然......而这种感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值得每一个仍在岗的记者去孜孜不倦的追求!
民营医院暗访
标题:神医绝活?谈话中诊断病已到晚期 时间:9月14日~9月22日
记者 李皖婷
事件
“没病说成有病,小病说成大病”,是市民对于不规范民营医院的共同看法。真有这么离谱吗?记者历时一个月,暗访了包括现代泌尿医院、丽人女子医院、中山医院在内的多家民营医院,推出系列报道,揭开不规范民营医院的“黑色面纱”。
反响:该系列报道在社会上引发了强烈反响,并引起了社会对于民营医院到底该如何健康发展的大讨论。合肥市卫生监督所也对系列报道做出回应,并对被曝光民营医院展开调查。
感受
当听到读者打来电话说,感谢我的报道让更多人知道不规范民营医院的“真相”时,我突然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白费。如果有一天,民营医院能因为媒体舆论监督而变得规范,我所做的一切,即使再辛苦,也都是值得的。
芜湖路法梧被移
标题:移走法梧树,伤了谁的心 时间:2月21日
记者 江亚萍
事件
2011年2月20日,有市民致电本报反映,省城芜湖路上有近百棵法梧树一夜之间有的被连根拔起,有的已经被“剃了头”。得到消息,记者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多方采访,自2月21日起,进行了连续跟踪报道。
反响:报道引起强烈反响,合肥市林业和园林局特别召开专题情况说明会。报道同样引起合肥市政府高度重视,政府相关领导就本报报道特别强调,“法梧事件”未尊重百姓知情权,要依法办事更要公开透明。
感受
记者,记录者。在此次法梧事件报道中,记录的责任与社会担当的体现,让人心潮澎湃,而公民社会参与意识的加强,也让单纯的记录有了丰富的内容。
南淝河“绿色长廊”遭“蚕食”
标题: 南淝河“绿色长廊”遭遇“蚕食” 时间:10月18日~10月19日
星级记者 徐涛
事件
从董铺水库到巢湖,全长70公里的南淝河穿城而过,一直被视为合肥市的“母亲河”。然而,南淝河沿河绿化长廊在所谓的“绿化升级”后,被一块一块地割出并重新以某某公园命名,绿化面积减少了,却又多出了售楼处的建筑……对于市民反映,本报独家进行实地探访连续报道。
反响:广大读者纷纷致电本报谴责毁绿事件,并嘱咐记者一定要坚持到底,彻底地去揭露真相。省社科院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王开玉也呼吁有关部门能够履行自身职责,加强监管。
感受
在本报报道推出后,合肥市有关部门拨打记者电话进行“解释”。然而,除了部门之间的相互推诿之外,记者却并未看到真正的“说法”。老百姓的事就是记者的事,这才是记者的职责所在。因此,关注南淝河绿化“蚕食”事件,这只会是一个开始。
暗访合肥地沟油
标题:养猪场洗净泔水“轮回”路 时间:10月18日
记者 赵汗青
事件
就在公安部破获山东地沟油加工厂之前,星报已经开始跟踪暗访。那段时间,每天晚上九点之后,记者开始出动,在合肥市区餐饮聚集区每一条街蹲守、发现、跟踪,几乎每晚都要跟踪到两三点钟回家。幸运的是,最终还是找到了加工窝点,采访了解到了整个利益链条的分配。
反响:报道刊发后,合肥市瑶海区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由瑶海区食品安全办公室牵头,组织公安、卫生等多个部门突击检查,在双圩村内捣毁了三个窝点。下一步,瑶海区仍将加大对城中村的摸排查处力度,严控地沟油加工动向。
感受
地沟油的采访是我经历的采访中最为艰难的。而采访的艰难常需要耐心、和智慧,在以后的采访中,更需要加强这方面的修养。
清除了瑶海区双圩村的地沟油窝点,这一步迈的艰难,但终究还是在向前迈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