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报记者接到举报,反映涡阳县混凝土加工市场的一系列乱象:无资质私人加工企业充斥市场,正规招商引资企业经营却面临困境、上亿投资的重点工程使用无资质加工点生产的混凝土等现象。接到线索后,记者赶往涡阳,通过几天的采访,对种种问题一一进行了核实与调查。
现状:无资质生产厂家充斥市场
经涡阳县建委核实,整个涡阳县,具有预拌混凝土资质的正规生产厂家,只有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引进的三家企业。而在整个涡阳县,记者却找到了大大小小十余家加工点。
在涡阳县的几个投资过亿重点工程的建筑工地处,记者发现了并非三家正规企业提供的混凝土搅拌机器,在施工现场进行搅拌的身影。其中,仅在洗煤厂工地一家,就有多达3处混凝土搅拌设备。据了解,这些混凝土加工点,有的是施工方自行购置的,有的则是私人设立的。
讲述:正规企业生存举步维艰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涡阳县仅有的三家具有资质混凝土企业的惨淡现状。面对市场上无所不在的私人企业的冲击,它们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
涡阳县王牌混凝土有限公司负责人李经理介绍说,近几个月来,涡阳县非法自拌混凝土的行为,有越演越烈之势。由于这些私人企业生产的混凝土,不需要缴纳税金,所用材料要求也不甚严格,因此在价格上先天具有优势。加上这些私人混凝土企业在当地都具备一定的势力,很多工地也被迫购买它们生产的混凝土。
建委:将尽快安排人手彻查
实际上,按照规定,生产混凝土是具有严格的规定和规范的流程的。正规的混凝土搅拌企业,从原料开始就要严格把关,包括使用哪种规格的水泥、沙子,刚一进门,就要送到相关检测机构进行严格检测。
针对涡阳县私人混凝土加工泛滥的情况,涡阳县建委主任曹锡君给出了解释。他说,之前就有很多家建筑工地向建委反映,由于县里具有资质的混凝土加工企业过少,它们的混凝土供应赶不上工地施工的需求。这才造成了很多工地和私人,自己购买混凝土加工设备加工混凝土的情况。“下一步,我们将对这些违章的混凝土加工点逐步进行取缔,将尽快安排人手彻查。”曹主任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