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发展和时代文化思潮密切相关,这两个时代,民俗和历史两种元素对电影的介入有不同的根源。中国文学出现很多寻根作品,民族电影也受到寻根文学或多或少的影响,有些是直接根据寻根小说改编的,如《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炮打双灯》《风月》《棋王》。文学渗透了什么样的思潮,电影亦步亦趋。发掘和呈现民俗当然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后殖民主义倾向,比如民俗的异化——把民俗中与现代文明不符的元素作放大夸张式的表现,以迎合西方世界想象中的“他者的中国”。有专家学者就称,张艺谋《大红灯笼高高挂》捏造了民俗。
@发现民俗:在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里,为了符合影像化呈现,张艺谋自创了点灯、封灯等一系列关于灯的仪式。这种伪民俗、假民俗虽然属于捏造,但属于作者为了表现电影的主题。虽然无中生有,但还是能得到大家的理解。
@梁振华:捏造伪民俗的现象,最典型的是《大红灯笼高高挂》。为了符合影像化呈现,张艺谋自创了点灯、封灯等一系列关于灯的仪式,小说中是没有的,中国民俗中也没有。但我相信这是偶然为之,并非刻意。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不会有意丑化中国,这种伪民俗心态是研究者的阐释,不应归咎于创作者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