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连日来,本报接到广大读者来电,将自己小区里热心公益的普通居民推荐给我们,希望将这些文明市民的行为见诸报端,彰显公益精神,培育公民意识,引导和带动广大市民走向文明,共创友爱互助社区,共建和谐温情社会。
焦其琴,爱管“闲”事似乎习惯了
星报讯(周金桂 记者 范竹标) 她每天戴上袖标,坚持社区治安巡逻;她经常走家串户,热心调解邻里纠纷……提起合肥蜀山区洪岗社区的焦其琴,社区居民家喻户晓,被热心地称为“焦大妈”。
熟悉焦其琴的人都知道,她是个闲不住的人。退休后的她,主动当起维护社区治安稳定的志愿者,每天戴着袖标,联合其他几名志愿者,在辖区内巡逻近4个小时。“老人家风里来,雨里去,让我们很感动,每天我们巡逻碰见她时,总是致以敬意。”洪岗社区居民方阿姨说。
焦其琴不仅“闲”事管得勤,还义务当上文明出行劝导员,每天站在十字路口,手里举着一面小红旗,认真完成她的“工作”。“现在似乎养成爱管闲事儿的习惯了。”
用焦其琴自己的话说,没事就在社区转转,多走几步、多说几句、多听一点,说不定就能为社区工作提供点帮助。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热心、乐于助人的焦其琴,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信任和尊重。
刘家焕,化解邻里纠纷是把“好手”
星报讯(陈红 记者 祁琳) “一张联系卡、一本记事本”,合肥瑶海区化南社区的刘家焕化每次解决邻里纠纷时都会带上,社区居民直说“真的是把‘好手’。”
“在社区有两户居民,是楼上楼下的,本来关系很好,却因晾晒衣服被滴上脏水伤了和气。”刘家焕告诉记者,第一次上门时,任凭怎么解释,对方就是不开门。第二天,刘家焕再次来到楼上住户家,住户态度依然很强硬,她又空跑了一趟。
第三天,刘家焕早早跑到五金店买了塑料管,再次敲响了楼上住户家的门。“邻里间应该和和气气的”,她边耐心劝说边接好塑料管,让滴出的水就通过塑料管流到了水桶里。看着这一切,两家人非常感动,重新和好了。
“家庭和谐、邻里和谐了,社区才能和谐。”身为社区妇女之家工作人员,刘家焕经常向社区居民宣传邻里互助关爱,及时化解邻里纠纷。经过她调解的纠纷不下几十件,小区居民一有矛盾都会想起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