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速度”背后的幸福生活
2011年9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开明的态度,开放的行动,求是的精神,创新的勇气
“合肥速度”背后的幸福生活

记者 王涛 文/图
包河大道高架桥
 

“城市精神”综合凝聚了一座城市的历史传统、精神积淀、社会风气、价值观念以及市民素质等诸多因素,对城市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巨大的灵魂支柱作用、鲜明的旗帜导向作用与不竭的动力源泉作用。

从今日起,本报结合“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推出“星报记者走基层之寻找城市精神”大型系列报道。本组报道将通过对安徽不同城市的 “城市精神”的寻找,挖掘每个“城市精神”的深层次内涵,从而展现城市发展的原动力。

“十一五”,短短5年时间,合肥地区生产总值从925.61亿元增加到2701.6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从9684元、3207元增加到19051元和7118元。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平均增速均位居第一。

从“大拆违”到“大建设”,从“工业立市”到“县域经济”,从“四大组团”到“现代滨湖”,是什么造就了“合肥模式”?是什么助推了“合肥速度”?

今年7月21日,合肥市正式公布城市精神的表述为“开明开放求是创新”。我们试图从城市的各个角落来寻找这些元素,或许,这正是我们需要的答案。

五年,我们成了城里人

徐云芳和她的一家人,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住在义城公社(镇)油坊村。但是现在的油坊村,已经不再是破旧的乡村,而成为环境优美的住宅区,泥泞和油灯都成为过去。

2006年,拆迁的消息传到了油坊村,可能和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徐云芳们”心中并没有多大的担忧,更多的反倒是期盼。“担心什么啊?”徐云芳说,“虽说没有田种了,但得到的补偿不少啊,以后咱也是城里人了,也住小区了!”

就在转眼之间,几年过去了,徐云芳接到了分房的通知。再回到油坊村时,这里已经有了新的名字——滨湖康园。“喜欢,真是喜欢,回来看到小区第一眼,心里除了喜欢还是喜欢。”按照拆迁政策,徐云芳家里分到了两套房子,一套90平方、一套60平方。在此之后,徐云芳一家开始逐渐适应城市人的生活。

在社居委的帮助下,徐云芳还找到了一份保洁工作,每个月1000多元钱。她丈夫也不再是趁着农闲打“短工”,而是找了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她的儿子则进入江淮汽车厂工作,这不,上半年家里还添了一辆和悦轿车。

开,解而达也。思想开通,不顽固不保守,谓之开明。

如果让合肥再回到5平方公里的时代,再多的梦想也只能是梦,再好的蓝图也只能是图。通过快速发展扩张,合肥市城市建成区面积已扩大到339平方公里,城市化率提高到68.2%,市区常住人口增至335万。其中,滨湖新区建成区面积已达18平方公里,政务文化新区开发建设基本完成。

现在,我也是个白领

上世纪80年代,合肥变压器厂曾红极一时,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很多同时代的企业一样,合肥变压器厂不但失去了市场,而且逐渐资不抵债,到2004年的时候更是濒临破产。

杨世平就是变压器厂几百名员工中的一个,当工厂要改制重组的消息传来的时候,他无法描述自己的心情,担心是肯定有的,但同时老杨的心里又还有着些许期盼。

日子在担心和期盼中很快过去,变压器厂改制重组了、建新厂区了、产品畅销了、技术领先了、效益上去了。短短的几年时间,在招商引资的大潮中,变压器厂涅槃重生。现在,她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天威保变(合肥)变压器有限公司。

和记者说起这些,杨世平有些唏嘘不已,变化来得太快也太突然。如果没有当初的招商引资,如今的他可能是下岗工人中的一员,而现在,他每年的收入可以达到8万元左右。

开放,思想开通、解放。积极接纳不同事物并励其发展,谓之开放。

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合肥是固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是开门求变,合肥用招商引资的累累硕果交给市民们一份优异的答卷。2005年至2009年,合肥市实际招商引资总量先后跨越200亿元、300亿元、500亿元、700亿元和1000亿元5个台阶,52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合肥。

愿望,工厂越来越红火

安徽尊贵电器集团有限公司2006年落户合肥,那时名字还叫做尊贵电器有限公司,2007年产值2亿多。到了2009年,上海的总部就迁移到了合肥。而今年,年产值有可能达到15亿以上。

随着规模不断壮大,几年来,这家企业一共提供了2000多个就业岗位,丁中根就是其中一员,他原本是一名下岗职工。

丁中根是合肥本地人,之前一直在一家集体企业工作,随着单位效益的逐渐下滑,2006年上半年,丁中根终于下岗了。当时他的儿子还在读书,妻子没有工作,丁中根在下岗后所面临的窘境以及内心的焦灼是可想而知的。

2006年底,丁中根幸运地成为尊贵电器有限公司的一名普通工人。老丁在工作的时候特别卖力,而他的付出也有回报,接连受到提拔。到了2009年,他已经是一个车间主任了。这几年,随着事业的蒸蒸日上,老丁家是喜事不断,孩子大学毕业顺利工作,娶了媳妇,又添了一个大胖孙子。

和从前的日子相比,老丁说:“我知足了!”但说起变化的因由,老丁却无法准确描述,他说:“我觉得我们一家人一直都在努力,还有就是碰到了好的机会。另外,可能跟整个环境也有关系,现在大部分人家都是越过越好,社会经济发展了,老百姓的日子肯定会过得更好。”

求,追求、探究;是,真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研究事物的规律谓之求是。

合肥要发展,并非仅靠一腔热血,更重要的是把握时代的脉搏,找准发展的机遇。“十一五”时期,全市累计完成工业投入2826.7亿元,是前56年总和的4.9倍。2010年合肥实现476亿的财政收入,工业及相关税收占了将近200个亿。

见证,一年后找不到回家路

9月12日,中秋节,合肥铁路枢纽南环线工程南站工地上,500多名工人紧张地忙碌着,正在进行连续梁绑扎作业。

43岁的陈兰州是这个工地上的一名指挥员,职务是中铁四局南环四分部副经理,他是贵州人,上世纪80年代末第一次来到合肥,参加一个工程建设,之后就经常在合肥工作,再后来在合肥娶妻生子。现在,他说自己就是合肥人。

“清溪东路改造工程、经开区特大桥工程、动车运用所工程……”如今,陈兰州自己也无法全部列出自己参加过的合肥建设工程,特别是合肥“大建设”以来,随着一个个项目的开工,他的工作变得越来越繁忙。但是记者却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用一个建设者特有的眼光,见证了合肥“大建设”。

陈兰州给记者说了个故事,有一次他连续在工地上一年多没有回家,回家的时候乘出租车找不到路,司机问他是不是合肥人,他说是,又问他为什么找不到自己的家,他说一年多没有回家了。其实,对于一个城市来说,一年并不长,只是变化太大。

陈兰州说:“我也经常去全国其他城市工作,相比之下,合肥的发展速度确实很快,你要让我说为什么,我也总结不出来,但我知道,这肯定跟一种意识、精神分不开。”

创新,更新、创造、改变。以新的思维模式为引导推动社会进步谓之创新。

今天看来并不算多的六个亿,撬动了合肥城市发展的一个关节点。可启动“大建设”的这六个亿,当初合肥市做了很大努力才凑足了两个亿,又从银行借了四个亿。可以说,没有推陈出新的思维、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就没有如今累计投入1195亿元,完成1057项城建工程,建成道路864公里、桥梁107座的城市框架。

记者手记

每个市民都是 合肥精神最好的诠释

7月21日,合肥市正式公布城市精神的表述为“开明开放,求是创新”。合肥市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黄群英接受采访时介绍说:“只有开明的态度,才有开放的行动,只有求是的精神,才有创新的勇气。当前合肥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发展的历史阶段,我们仍然需要继续发扬‘开明开放,求是创新’的精神。”

采访中,记者一直在感受着这些元素,从工地上、从社区里、从企业里、从老百姓的笑容里。到采访快要结束的时候,我才渐渐明白,精神是一种积淀、是一种凝聚,表述只是一种外在形式。而对于合肥来说,这几个词无疑是最合适的,因为它们符合合肥从骨子里透出的那种气质。

这种精神给合肥人带来了什么?在这座城市里生活的每个人都是最好的诠释。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