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的小孩都一周多没老师教了。”近日,亳州一位学生家长向本报反映:亳州市谯城区立德镇李村小学一周难得见老师一次,近一个月全校没有一个班能正常上课。怎么会没老师上课?老师都到哪去了?记者随即进行了探访。
现象:上课时间难见老师
接到反映后,记者来到立德镇李村小学。上午第三节的上课铃声已响数声,校园内依然热闹,学生们追打嬉闹,笑声一片。9个教室仅有一个班级在上课,其他班都没看到老师的身影,而且还有两个班级大门紧锁。
上课时间为什么这些班级没有老师?正在校园里和伙伴们玩弹珠的小明(化名)说:“我们都玩了一个星期了,经常有人来闹,老师来得越来越少,现在很多班都没有老师上课了。”
“我们的课都没怎么上过,课本都新的。”跟小明一起玩耍的一个小男孩小声地说。
学校:全因村民闹事所致
学校老师到哪去了?记者联系了李村小学校长崔绍金。
“今年谯城区一些学校被撤并,李村中学被分给李村小学使用。因李村小学面积有限,便把李村中学一些房屋改为教师宿舍,之后便麻烦不断。刚开学,就有一些村民拿着一份‘中学校基合同’来闹,说李村中学的用地权属于他们,让我们尽快把中学用地交出。”
“村民要求住在中学宿舍的老师搬走,一些老师受不了村民们闹,搬了出去。但无处居住的他们,只能在一家离校十多里的浴场暂住,可能有些老师因此闹情绪不来了。”
村民:要回属于自己土地
这份“中学校基合同”究竟是怎么回事?村民们为什么要索要校园的土地?
曾担任过村干部的陈登云向记者出示了一份标有“中学校基合同”字样复印件,上面写着:为本村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经与有关单位协商迁移扩大校基,今签订以下合同。其中一条指出:老校基的西部由乡政的土地换回交付学校使用,包括校前大路,永远归学校管理使用,其他单位和个人无权侵占和寻衅。记者注意到,这个“中学校基合同”的签订日期是1984年,落款处能模糊地看到李村中学和乡政府等字样。
“因为最初建校时的用地是我们生产队免费提供的,合同上写的是供学校管理和使用,并没有标明土地属于学校。”陈登云说,现在学校撤并了,地就应该给村民。村民们表示,他们只是根据“中学校基合同”和相关协议,要回原本属于自己的土地。
教育局:保障教学正常进行
对于撤并学校的资产如何处置,谯城区教育局基教科科长陈振海提供了一份文件。文件称:被撤并的学校,不论是政府办学,还是集体办学、集资办学、捐资办学,其学校资产均属于国家教育资源,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强行占用或者据为己有。撤并学校资产中就包括:房屋及附属设施、设备、土地及附着地面的固定设施。
陈振海表示,无论何种原因,保障教学正常进行是最关键的,教育部门会督促学校尽快恢复正常的教学程序。
那村民手中的合同该如何对待?记者联系到立德镇党委书记王伟光,王伟光说,这个事情已经引起了镇政府高度重视,镇政府会与相关部门配合,对合同和协议问题进行调查,慎重处理,尽快给村民一个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