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A股发起的一波反弹主要源于市场对政策可能放松的预期。事实证明,CPI持续高位徘徊,再加上管理层多次表态严控通胀,当前央行放松紧缩政策的概率几乎为零。8月底央行扩大准备金率的缴存范围,更加剧了投资者对未来资金面持续紧张的担忧。此次央行对各大银行保证金补缴存准金采取了分阶段进行的方式,分析人士普遍预计此举相当于在未来半年内上调2~3次存款准备金率,且此项措施相较以往更具有持续性,对A股资金面的影响或将持续存在。因此,市场对流动性瓶颈的担忧无疑制约了每次A股超跌反弹的高度。
海外经济变数依然大
在经过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投资者对A股的“熊市”始终记忆犹新,当前欧美经济的疲软让投资者再次嗅到了“危机”的味道。上周,奥巴马提出了新的经济刺激方案,总额高达4470亿美元,超过此前的市场预期。但值得注意的是,上周五美股并未因此受到提振,反而再次出现大跌。显然,有了上次美国两党就提限减赤方案扯皮的前车之鉴,美国投资者对奥巴马此项刺激方案的可操作性也产生了质疑。此外,G7会议于上周末闭幕,但与会各国除了继续表现出对欧债问题以及全球经济放缓问题的担忧,并未制订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而欧洲股市周一开盘的大幅下挫也是对G7的“无为而治”所做出的反应。至少就目前来看,希腊债务问题的再度发酵表明欧美形势尚未稳定,而各国除了继续放宽货币政策外并无较具针对性的政策出台。显然,海外经济的不确定性还将继续成为A股转变预期的变数之一。
信心瓶颈恐难克服
2011年上半年国内经济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资金绕着股市走,各种理财产品以及投资品种在上半年都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唯独股市不受“待见”。即使银行股的分红率一度高于一年期存款利息,权重蓝筹股的估值处于历史低值,投资者对股市的价值依然视而不见。近期央行针对通胀所采取的严厉调控措施也增加了投资者对经济下滑加速的担忧。经过各种超预期的调控打击,投资者对政策的转向已越来越不抱希望,目前“死气沉沉”的市场表现或许表明,真正制约A股翻身的恐怕还是投资者自身信心的缺失。 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