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型城市 淮南之梦
2011年9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两型城市 淮南之梦

张道刚 王运宝
 

如果把淮南比喻成一部“著作”,封面就是煤城,封底写上的则是两型城市。而书的正文,是淮南从煤炭资源型城市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转化过程。

淮南将如何完成转型?

让我们以“阅读者”与“观察者”的视角切入,在一系列新理念和创造性举措中,感知淮南从“矿竭城衰周期律”中突围的力量。这种力量的背后,是淮南对自身转型的冷静思考,还蕴含着一系列引人入胜的细节,以及扣人心弦的财富故事。

2009年12月,两型城市的战略目标正式提出,这是淮南市决策者为实现产业与城市蝶变树起的一座新航标。从煤电资源城市到建成两型城市,淮南之路可分为“三步曲”,目前处在向第三步迈进的关键阶段,“淮南模式”的立体轮廓,已经清晰地显现出来。

放眼全国会发现,淮南构建两型城市,是在探索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这道“特殊考题”的新答案,由此引发出的思考,才是淮南之梦的样本意义所在。

升降曲线,“非煤”背后的延伸

6月29日,淮南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签约“联姻”,双方将在淮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设立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产学研基地,合作领域涉及产业研发基地建设、人才基地建设和科技合作,以及共建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创业园等。此前在1月24日,淮南已与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院签定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淮南高新区设立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淮南研究院并进行科研成果转化。

在中科院项目的近旁,三安公司的巨大厂房已经拔地而起;淮南首创的“云海战略”创新实践区也已经启航。据悉,淮南是华东地区第一个将“云计算”研究开发纳入城市未来发展战略的城市,目标是在5年内发展成为合肥经济圈,乃至华东地区“云计算”、“海应用”领域的核心集聚区。

当这些事件叠加在一起时,我们能强烈地感触到,淮南正在发生深刻改变。从产业发展数据的升降曲线中,就能看到这种转型。

在2010年工业增加值的占比关系上,煤炭工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达70.8%。同年,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近1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8%,较2005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的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达到40%。对淮南这座百年煤城来说,不要小看这样一些数字之变,这是淮南的非煤产业保持连续多年在上升。这条上扬的经济曲线反映出的,是淮南产业结构的大变化。

而引领这种变化发生的,就是淮南市委书记杨振超提出的产业发展“四煤”战略——立足煤、延伸煤、不唯煤、超越煤。

在一升一降的背后,淮南超越“煤”字的新产业风生水起,近两年开工的大项目,是最好的佐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有三安公司高倍聚光光伏发电项目、陕汽新能源专用汽车项目;在文化旅游产业上,有志高文化科技动漫产业园;在现代服务业上,淮南正在筹建华东地区最大的煤产品交易市场、煤行业金融衍生物交易中心,让煤炭从资源变成资本。

由此可见,面对矿竭城衰,淮南下定决心不做悲剧式英雄,绝不再一次重复煤炭枯竭型城市的悲剧。

但青梅煮酒谁能最终笑傲江湖,打好产业牌只是淮南转型的一个支撑力。就如同汽车不能只有一个轮子,飞鸟不能只有一个翅膀一样,淮南还需要打好城市牌,“走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双轮驱动之路。”淮南市市长曹勇告诉记者。

城市向南,再造一个新淮南

2008年6月,山南新区管委会成立。在管委会网站上,有一句宣传语特别夺人眼球:“山南新区:给你一个向往淮南的理由”。那么,承担城市转型和产业升级双重使命的山南新区,将如何助力淮南打好城市牌?这就需要把山南新区放在城市体系中来看。

先从淮南市总体规划来看,念好“山水经”成为淮南的一张名片。在淮南市规划局,一座山水园林城市的板块式开发,清晰地描述出山水与城市的关系:三山鼎立、三水环绕、三城互动。

首先,在山与城上,八公山与西部城区、舜耕山与山南新区、上窑山与东部新区是互融互动的。其中,舜耕山是大淮南的“中央公园”,依山向南,山南新区规划到2020年建成区60平方公里,总人口60万人,是山水林城融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区。“山南新区将再造一个新淮南”,山南新区规划展示馆里的这句话,让每一个人怦然心动。

其次,在水与城上,是三个一体化开发。淮河穿城而过是淮南的优势,谋划跨河联动,推进淮河治理与主城区、北部城区一体化开发;高塘湖与东部新城、上窑、高铁交通枢纽一体化开发;瓦埠湖与西部新城、八公山旅游服务区一体化开发。

合淮高速,上演真实“双城记”

70公里,这是从山南新区到合肥的直线距离。“安徽城市第一隧”洞山隧道,的开通,不仅突破了有形的交通阻碍,更突破了无形的思想理念障碍,“合淮同城化是淮南两型城市转型的一个创造性举措。”市委书记杨振超告诉记者。

从区域经济版图上来看,淮南作为合肥的北部近邻,两市山水相连,具有天然的经济社会联系。

城市学家认为,一座城市如果距离一座大城市太近,其结局有三种:第一,主动融入,借力借势发展和壮大自己,最后实现双赢。第二,游离、远离,结果是成为大树底下的灌木,被大树的阴影遮掩,从而失去自我。第三,抗衡、抗拒,结局是两败俱伤。很显然,淮南选择了第一种,打融入牌,上演安徽版“双城记”。

从城市功能上看,合肥科教资源丰富,工业总量持续扩张,对能源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大。放在整个合肥经济圈中,淮南作为华东能源之都,与合肥、六安、巢湖等市恰好形成功能互补。因此,淮南融入合肥经济圈,可谓是水到渠成。

于是,2007年11月,淮南市党政代表团到合肥商谈对接合作,首次提出合淮同城化战略。思维一旦打开,接下来的事情就变得顺理成章:2007年12月,合肥与淮南签定同城化框架协议;2008年5月,安徽省政府以文件形式明确淮南作为经济圈成员之一,同时入圈的还有桐城,形成1+4模式。

到2009年8月,合肥经济圈第一次被正式写进官方文件中,淮南也作为正式成员之一纳入发展规划。2011年5月,合肥经济圈第二次党政领导会商会议在淮南召开,五市联手做大蛋糕的思路更加清晰。

古希腊哲学家曾一语中的地指出:造就一座城市的,不是精良的屋顶和坚固的城墙,也不是运河和船坞,而是善于利用机会的人。在产业牌、城市牌、融入牌的合力支撑下,我们不仅看到了淮南构建两型城市的铿锵步伐,更能看到淮南决策者利用机遇的智慧和策略。

据《决策》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