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为我打开艺术之门
林存安 合肥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最令我难忘的一位老师,就是我在六安师专学习国画时的授业恩师朱修立先生。他不仅为我打开了迈进国画艺术殿堂的大门,也对我一生的成长进步影响深远。
那一年我20岁,刚刚成为艺术专业的大学生。当时,朱修立老师是从南京艺术学院被引进过来的人才,他教学严谨、敬业,对学生的责任心也非常强。老师那时候经常给我补课,还给我开了书单。后来我毕业了,老师也一直保持着联系,给我寄了20多张示范图稿、画稿,告诉我如何将大别山的壮美描绘在图纸上。不久前我在六安举办了画展,回报大别山的养育之恩,老师听说了以后,也非常高兴。他的一生都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我也要将老师一生的探索传承下去。
榜样的力量影响人生路
林加剑 安徽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博士后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的恩师任辉启少将以渊博的学识、敏锐的思维、认真的态度、严谨的作风诠释着这八个字的深刻内涵。
永远无法忘记,2009年,在大雪笼罩的野外实验场,导师总是身先士卒坚守在科研实验的第一线,无论多么艰苦的条件都无法阻挡他带领实验团队前进的步伐。那段难忘的科研经历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这种榜样的力量将会一直影响着我以后的人生道路。 恩师在科研和生活上的无尽关爱令我感激之致,值此中秋节来临之际,借市场星报“寻找师恩”活动平台,谨向任老师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祝老师节日快乐,谢谢您!
难忘导师的“因材施教”
牛津 安徽大学2011级研究生
我最尊敬的老师之一是我研究生的导师王邦虎老师,研究生面试时他特意走过来开导忐忑中的我们,这个小细节让我感受到他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我有幸被录取为他的研究生后,王老师又和我进行了谈话,他的博学、睿智和创新思维让我惊叹不已,但我最钦佩的是他开放式的教育思想,他对学生入学的分数并不看重,强调学生综合的能力尤其是思考能力,提出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因材施教”,先观察,再引导,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
王老师用一个关于地砖的小问题,创新型地代入“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这种教育理念,告诫我学会观察与思考。王老师渊博的专业学术知识、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无一不令我敬服。
恩师指引我走上报国路
王厚亮 合肥市发改委主任
在我即将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的时候,恩师的一句话,让我走上了产业报国之路。至今我仍将当年的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现任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教授的教诲,时刻铭记在心。
李教授不仅是我学业上的导师,更是我精神上的榜样。老师当年在日本留学,学成后义无反顾地回国尽力,刚到清华时没房子住,就在门房里挤着,一点都不叫苦。我博士毕业的时候,李老师循循善诱,他说:“你要是想出国,我可以推荐;但是,你从小到大读了这么多书,一直是国家在培养你,现在是报效祖国和人民的时候了。国内的经济建设一线,迫切需要掌握最新科技、能够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高素质人才。就这样,2000年,我来到了合肥。
慈母般的恩师终生难忘
胡建国
一九五八年是大跃进年代,当年我在师范附小读小学二年级。一次在做家务时,不小心将手指甲切伤,不久伤口感染化脓并伴有发热等症状。由于父母工作忙,根本就顾及不到这茬事。由于发烧难受,在上语文课时,趴在课桌上睡着了。班主任葛老师发现后轻轻地走到我身边,用手轻轻摸了摸我的额头,慈母般地询问我身体哪儿不舒服。当我把又红又肿的小手递给老师看时,顿时委屈的泪水流了下来。放学了,葛老师饿着肚子,带我到安医附院门诊部。从她微薄的工资中给我交付了治疗费,经医生把坏死的指甲切除治疗后,不久新指甲重新长了出来。
五十三年过去了,我现已退休,却又联系不上她。前些年听母亲说过:葛老师在市军转办工作。每当我看到当年受过伤的手指,就想起慈母般的恩师葛道凤老师。
师傅教我先做人、后做事
吴雄飞
我在部队呆了十三年,转业后进入合肥燃气集团。有幸跟随全国劳动模范徐辉学习,2008年7月至今,感慨很多,教师节快来了,看到贵报举办“寻找师恩”活动,在我看来,徐师傅是我不折不扣的老师,所以也想说说自己的感动与感激!
徐辉老师不但是管理者,更是技术能手,他的技术非常全面,在平时的点滴细节中,一点不马虎,细心教我们,并且经常告诉我们先做人、后做事,作为服务行业,要多多站在用户的角度去看问题,想问题,这样才能得到用户的肯定。接下来,有了用户的肯定,就需要我们有过硬的技术,和徐师傅后面学习已经有三年多了,其中的受益抵过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