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买过房,也知道“扬灰层”。“扬灰层”这个词汇已经成了压在购房者心上的一块重石。“扬灰层”究竟可不可信?到底哪一层才是“扬灰层”呢? 宗禾
流言: 高层建筑的9至11楼是“扬灰层”,脏空气到这个高度就会停顿。这里的污染物密度最高。买了这几层的房子,就只能一辈子吃灰了。
理论依据:颗粒有大小,高度难确定
“灰尘”,属于大气污染中的颗粒物污染。按照这些颗粒的类型、大小,我们把它们分为粉尘、烟、黑烟、飞灰、雾、炭黑等等。有些颗粒物比较大,直径可达几十、上百微米;有些颗粒物很小,只有几微米,肉眼看不到。小颗粒往往对健康更有害。因为直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PM10)会被人吸入体内。
灰尘在下落中总会不断受到气流影响。一些小颗粒的粉尘,极有可能在重力和风力的不断作用下,长期飘浮在空中。即使一部分灰尘顺利降落,也会有另一部分灰尘重新启程,不断进行着“扬尘——沉降”的循环。
除了气流以外,灰尘在大气中的浓度还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例如:颗粒物的性质、气温的变化、空气湿度等的影响。而气象因素对颗粒物分布的影响更是在大范围内的作用。
所谓“扬灰层”,一般的理解就是在这个层高周围,大气中的灰尘浓度最高,超过上下方的其他层。而在城市中由于建筑物的影响,空气的无规则“湍流”加剧,气流变化很复杂。在建筑物附近,灰尘分布与建筑物密度、高度、几何形状、门窗朝向、街道宽度和走向、绿化面积、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等许多人为因素关系很大。这就必然导致了每个地区、每个小区,甚至每栋楼的情况都是不同的。再加上不同直径大小的灰尘颗粒,浓度最大值出现的高度也不相同。因此,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扬灰层”推算公式。
实践检验:相比其他层,差别并不大
理论推导的结果是就算“扬灰层”存在,其影响因素也过于复杂,难以确定其高度。那么实际测量的结果又如何呢?
业主们曾在自己的住宅楼内进行了一次为期3天的小实验,在3楼、10楼和23楼的主卧飘窗位置观察积灰情况。结果显示,三个楼层积灰程度并没有明显差别。当然,这个实验非常粗浅。
科学家也做过类似的实验。在某高层建筑附近的颗粒物监测结果显示,空气中直径在0.5微米以下的小颗粒物在高度24米处(相当于8层上下)呈现最大值;直径在2.5微米以下的在高度7米处(相当于3层上下)呈现最大值;而直径在10微米以下的随高度增加而减少。总体来说,近地面处灰尘的浓度较高。随高度增加,灰尘总量减少了,而其中微小颗粒物所占比例则越来越大。
这一观测结果验证了理论推论:不同直径的颗粒物,其最大浓度区的位置也不同,彼此相隔很远。不可能有哪一层汇聚了所有颗粒物的最大浓度区。而对于某一种颗粒物的最大浓度区,浓度变化值并不算很明显。
真相:说建筑物的9至11楼是扬灰层,这是不科学的。大气中的大颗粒物通常越靠近地面浓度越高;只有对于小颗粒物,在外力的作用下,有可能在某一高度存在一个最大浓度区。但是由于影响因素过多,并不一定所有楼房周围都存在这个最大浓度区;即使存在,对于不同建筑物和不同大小的颗粒,最大浓度区的高度也各不相同。更重要的是,不同高度间颗粒物浓度只是略有差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