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本报报道了阜阳市教育局全省首创“黑名单”制度,将违规补课老师统统打入黑名单一事。此举又引发专家学者的质疑:教师教育学生靠的是身体力行,靠的是个人威信和威望,让他们背负“黑名单”走上讲台,师道尊严何在?面对屡禁不止的违规补课,除了打“黑”,能不能找到更好的方法?
专家反对搞“黑名单”
今年暑假,阜阳市全省首创了教师“黑名单”的惩处措施。但此举一出,却遭到了专家学者的质疑。
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知名教育学家崔跃松教授认为,受应试教育驱动的学校集中补课,和受经济利益驱动的校外开班,的确是要杜绝。但采取将老师列入“黑名单”的作法,短期内看似乎有效,但长期来看,就有失偏颇。
“教师教育学生靠的是身体力行,靠的是个人威信和威望,不仅仅是知识面。”崔跃松表示,让他们背着黑名单走上讲台,挫伤了教师形象,不仅影响教学效果,最为关键的是,面对一个个列入“黑名单”老师,学生的心灵会蒙上一层阴影,将影响学生正常人格的形成。
“当然,老师也要从自身做起,杜绝有偿补课,提倡老师指导后进学生。”崔跃松说,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排除一些老师捞好处,将补课当成是课堂的延伸,上课不讲补课讲,这一类老师,没有资格走上知识的讲台。
“黑名单”会对教师心理上造成多大的影响。昨日,记者也采访了我省高级心理咨询师张量教授。“老师可能因此产生 消极思想,而无心于教学。教育主管部门最好是对违规补课的老师采取扣工资和内部惩罚的形式,而不是通过媒体,高调以‘黑’论之。”
感念补缺补差的日子
采访中,谈起补课,在合肥市公交公司工作的季先生深有感触。他说,能有今天的成就,他很感念小学的班主任老师。在小学三年级时,他的数学课跟不上,班主任陈老师很是着急,于是给他制订了一个补课计划。“但那是有针对性的补课,是不收任何费用的。”今年40多岁的季先生表示,经过一段时间的补课,他的数学成绩进步很快。
安徽中医学院的余老师,是一名学生的家长,他对补课也有自己的看法。在正常的课程表中,老师已经完成了自己的授课内容,补课只是对缺课学生和差生的一种补偿,比如学生因病事假,影响了学习,老师对其补课是正常的,否则都是不负责的行为。
记者查阅了省教育厅制定的《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关于进一步加强有关补课和办班管理的通知》,其中对补课有了明确的定义:普通高中确实因大型活动耽误课时完不成教学计划需要补课,学校必须报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后,并公布批准的事由、时间、地点、内容,补习的时间不得超过因大型活动耽误的课时。因校舍安全加固维修的中小学,需要调整教学时间的,按照耽误多少时间调整多少时间的原则,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调整方案。
不打“黑”又该如何?
有网友戏称,补课,是社会当前教育方式无法适应现在的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然后是法律框架下的集体越轨行为。
每年一到放假的时候,各级教育部门都会下发文件,要求学校组织好学生暑假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把时间还给学生。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不允许集体补课。
记者了解到,类似禁止补课的文件记不清已经下发过多少次了,但此类发文却收效甚微。在基层很多学校尤其是毕业班,暑期补课照常进行,已成惯例,有人把放假戏称为“假放”。
教育专家崔跃松认为,违规补课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利益诱因,一些家长为了提高孩子成绩,有补课需求。同时,社会和政府对学校的考评排名要看升学率。对一些教师来说,补课还能相对轻松地得到一笔不菲收入,也让教师产生补课冲动。作为教育主管部门,首先要改变应试教育的理念,不能用升学率、用状元来考核学校,要多向家长普及教学理念和人才观念,强调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同时尽可能提高教师待遇。
“治理违规补课,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对学校领导的要求,搞教师‘黑名单’只会把教育带向另一个误区。”崔跃松强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