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在天上写不出生动的文章 沉入基层一线抓新鲜“活鱼”
70岁老母靠捡垃圾照顾瘫儿9年
下一篇4 2011年9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飘在天上写不出生动的文章 沉入基层一线抓新鲜“活鱼”
本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报道受好评
记者 刘甜甜
制图:张杰
 

让新闻记者的脚步,走到最基层的百姓生活中去!按照省委宣传部的统一部署,本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带着对基层的热爱,带着对百姓的关爱,带着对事业的挚爱,本报的采编队伍深入基层一线,了解民情、倾听民声,一批来自基层、文风清新、真实生动的新闻报道陆续刊出,受到读者广泛好评。   

沉入一线,抓新鲜“活鱼”

“三贴近”、无止境,业务创新更需推进。自8月12日起,本报在重要新闻版面开辟“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专栏“民生 民情 民意——星报记者走基层”,并在头版显著位置开辟导读,以方便读者阅读。

活动开展以来,本报派出了一批又一批新闻采编人员,深入到社区一线、居民家中,与广大人民群众打成一片,采写了大量生动而鲜活的稿件。

一篇鲜活生动的新闻从基层传来,如8月19日刊发的《见义勇为者生活现状之回访》,从小处着眼,深入到见义勇为者的身边,真实地反映这些头顶着光环,却一样要承受生活重压的见义勇为者的生活现状。文章见报后,合肥市瑶海区宣传部副部长解琛称:“你们这些报道真是深入了一线,抓住了‘活鱼’,让读者想起了这类英雄式人物。其中还有一些人生活得很差,但他们依然无怨无悔,他们曾经是英雄。”

飘在天上写不出生动的文章

通过第一阶段的采访报道,本报一大批年轻的记者走进基层,与广大群众零距离交流,他们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下老百姓生活中的细节,真切地感受到一名记者在采访中只有接地气,才能彰灵气,才能写出读者爱看、社会关注度高的好作品。

8月28日,记者何曙光采写刊发《珠城“中国好人”甘正功31年的苦与甘》。他说,甘正功从线路工走到“中国好人”这条荣誉的路上,用了31年的时间。记者通过和他几天时间的同吃同住,真切地感受到他身上那股憨厚、朴实、乐于助人的作风。记者行文时,只是在做真实的记录,但报道却显得特别感人,让读者感到真实的新闻最动人。

报道基层,迎来好评如潮

“星报记者走基层,给力!我们希望你们今后能更多地走进社区,更多地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合肥市庐阳区双岗街道、瑶海区大通路街道等一线社区工作者对记者说,你们将社区百姓的期盼写得好,记者走进百姓中间,一下拉近了百姓和新闻的距离。

“你们报道的《‘抠门’校长累倒在中专招生路上 》一文生动、真实地反映了梁克洪校长的勤俭办学、奉献教育的事迹。 这篇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有效的舆论影响。”安徽机械工业学校一位老师说。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姜红对报道下基层的一组报道连连称好。她说:“‘以市民为对象,为市民服务’是都市报的天然属性,对象是基层市民,自然要贴近市民,要求它要深入基层,要说市民能看得懂的话,要能反映民生、民意、民情。需要记者潜下心到基层去发现,写出反映民生的好文章。”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