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部已经正式发布新修订的《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将于9月25日开始实施。《办法》将大幅提高种业企业准入门槛。
而我省作为曾经“种业之都”,业内人士普遍估计,这一政策将对行业产生巨大影响,不少种业企业将遭淘汰。
政策:国家抬高种业企业门槛
新《办法》主要抬高的是种子企业的注册资本门槛,如将经营杂交稻、杂交玉米种子企业的注册资本由500万元提高到3000万元,将农业部发证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的注册资本由3000万元提高到1亿元。
此举意味着,不少小型种子企业或遭行业洗牌。有分析人士指出,预计全国将有80%以上从事杂交种子生产经营的企业,将从市场退出,或者转型成为大企业的销售公司。
记者了解到,安徽曾有“种子之都”的美誉,至今全国6家种业上市公司中,安徽就占据2席,分别是荃银高科和丰乐种业。年初,荃银高科就已公告,拟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10股,为了应对行业新规出台后准入门槛的提高。目前,其注册资本达到10560万元。
影响:有小种企已开始“傍大款”
“得知这个消息后,企业正在积极应对,一方面按照政策规定增加注册资本,另一方面也会兼并收购一些小的种企。”昨日下午,省城一家种企负责人宋沛这样告诉记者。
宋沛介绍,早前整个种子行业的门槛都比较低,现在这个政策对企业的注册资金、设备、仓库等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提高了种企的准入门槛,有利于龙头企业提高市场份额和盈利水平。
宋沛还透露,目前,已有一些小型的种子公司主动和他们联系,表示愿意被收购的意向。
分析:加速安徽种企格局“变动”
昨天,记者从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了解到,截至3月底,我省省级发证种子企业130家、市级发证种子企业113家、县级发证种子企业176家。
该站种业发展科刘学宏告诉记者,近期来说,新《办法》或加速安徽种企格局“变动”,对于一些大的企业来说,应该是一条利好消息。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目前淮南一家拥有实力的工业企业也欲“进军”种子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