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要走很长的一段泥巴路去上学,不管任何时候,只要有人看到我,都会把我背起来,能背一段就背一段。虽然我是个残疾人,但从小我是感受着周围人给我温暖长大的,现在,我想要感恩。”昨天下午,在安徽省图书馆的残疾人阅览室里,患小儿麻痹症、坐在轮椅上的洪武对记者说出了这一番话。和他有着相同心愿的,还有另一位小儿麻痹症患者刘庆平及一个因为意外导致截瘫的女孩马琼。这3个人,结伴在省图书馆做义工已经3年了,虽然行动不便,但却风雨无阻。
厉害“老虎” 毫不保留传功夫
刘庆平是这3个人中间的大哥,是1962年出生的老虎。记者走进省图书馆残疾人阅览室的时候,他正在指着电脑跟一个小孩说着什么。当他告诉记者自己属老虎时,旁边一个人抢上话茬告诉记者:“他这个老虎很厉害的,会电脑会做工艺品会修电器,还设计了个滑轮装置,用来把轮椅挂在三轮车上。”
刘庆平1992年从青海来到合肥,以前他跟着父母在青海生活,读完初中后,老师告诉他“读书也没有用”,失望之下,他没有继续上学。他说,那段时间他情绪一直很低落,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后来自学了电器维修来维持生计,到了合肥后一直靠骑三轮车赚钱,2008年三轮车被禁止之后,他的生活来源只剩下三百多元的低保。
身体残疾,收入微薄,刘庆平并没有自暴自弃。他自学了电脑,一般的软件如word、excel都会用,甚至还会一些photoshop相对专业的软件。现在在省图书馆做义工,主要就是在残疾人阅览室教别的残疾人学电脑、学软件。“刘大哥可耐心了,问什么他都愿意说,而且非常有耐心。”
笑容灿烂 心里却装着别人的痛苦
洪武是1970年出生的巢湖人,跟刘庆平一样,他也是一位小儿麻痹症患者。记者跟刘庆平聊天的时候,他“凑着热闹”就坐着轮椅过来了。洪武的笑容很灿烂,他告诉记者,因为从小到大,身边的人都特别关心自己,他和大部分残疾人不同,并没有经过一个从低落到开心的过程,反倒一直嘻嘻哈哈,过得很快活。洪武做过11年家电维修,后来又“与时俱进”学会了修电脑,现在省图书馆这里的电脑有了问题,他都会冲上去忙活一番。
“小时候,我要走很长的一段泥巴路去上学,不管任何时候,只要有人看到我,都会把我背起来,能背一段就背一段。虽然我是个残疾人,但从小我是感受着周围人给我温暖长大的,现在,我想要感恩。” 洪武告诉记者,“我认识很多跟我一样的残疾人,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想得开,活得开心。我曾经遇到过一个想不开想跳楼的朋友,跟他聊了很久之后,他才放弃了轻生的念头。只要我能,我希望帮助更多残疾人走出痛苦。”
80后女孩 跟着大哥走出失落
昨天,马琼穿了件格子衬衫,搭配了条牛仔裤,笑容开朗,如果不是坐在不能离身的轮椅上,她看上去与任何年轻的女孩并无不同。这个1983年出生的女孩,在14岁时一场意外中变成了截瘫患者。
从此之后,马琼必须用冰冷轮椅代替双脚,“那时候还小,不懂,一直觉得自己只是生病了,有一天会好的。可是慢慢才发现,自己一辈子都是这样了。”马琼用了整整9年的时间,在家闭门不出,直到2006年她走出家门,在合肥市残联的一次活动中认识了刘庆平和洪武两位大哥。
当时刘庆平和洪武已经是能够超越苦难笑看人生的人,而马琼作为一个年轻女孩,那时候却心情低落,沉默寡言,“第一次见她,跟她说话,她都不怎么搭理人。”刘庆平说。
作为残疾人,出行是最“头痛”的事。他们每人都有一辆残疾人专用的三轮摩托车。马琼第一回上路的时候,很害怕,战战兢兢不敢骑,两位大哥就一左一右为她“护航”,直到她的车技慢慢熟练,胆子也大了起来。在交流中,马琼被两位大哥的状态感染,渐渐变得开朗起来。
做义工 让我们快乐 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这3个人在交往中结成了好朋友,互相之间也交流自己的手艺。马琼说:“后来,我们仨觉得要把自己学到的东西教给更多的残疾人,让他们跟我们一样享受到生活的乐趣。就有了去图书馆做义工的想法。更重要的一点,我们知道很多残疾人其实并不开心,我们希望能跟他们做朋友,让他们勇敢快乐地面对自己的生活。”
2008年,他们来到了安徽省图书馆残疾人阅览室,这一去,就风雨无阻地坚持了3年,一直到现在,每个星期的周五和周六下午,他们都会坐着轮椅,出现在省图书馆。他们教别的残疾人用电脑,教他们软件,跟他们一起度过周末的时光。他们说:“做义工让我们交到更多的朋友,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所以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