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的心思,爹妈明白不?
免疫细胞治疗法治肿瘤, 这个可以有!
合肥严查兴奋剂药品
看东西眯眼 小心孩子弱视
孩子“穿小鞋” 易患甲沟炎
下一篇4 2011年8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娃娃的心思,爹妈明白不?

记者 胡敬东/文 黄洋洋/图
 

孩子的独立性如何培养?打骂与惩罚式教育方式是否可行?…… 8月23日上午9:30~10:30,本报健康热线0551-2623752,邀请了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青少年心理科主任钟慧与广大读者就孩子的成长与教育等话题进行了交流。

本期指导专家

钟慧

独家秘籍

副主任医师。现任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青少年心理科主任,中国精神科医师协会青年医师联盟主席,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醒着还是梦中——揭秘奇怪的睡眠行为》副主编,发表专著十余篇,多次接受电视、报纸等媒体采访。

分睡与否与独立性无必然联系

读者问:孩子四岁,为了培养他的独立性,从三岁我们就让他单独睡,请问我们的做法能否起到培养孩子独立性的作用?

钟慧:其实与父母是否分睡有一个婴儿心理问题。婴儿一出生就有一种寻求依恋的倾向,希望与哺育者保持亲密的关系,6~7个月开始形成对哺育者的依恋。与依恋者分开就会出现伤心、痛苦,并拒绝分离,这就产生了“分离焦虑”。14~18个月是分离焦虑的高峰期,以后随着独立性的发展,出现的次数和强度都逐渐降低。但即使在学龄期的儿童,与家长分开时仍然会有一些程度较轻的焦虑不安表现。如果婴儿在分离焦虑高峰期之前就习惯了分睡,分睡过程就比较容易。反之,则很困难。

宝宝分睡与否与其独立能力高低并无必然联系,独立能力的锻炼更多是取决于父母何时放手。所以年轻父母应更多了解婴儿心理相关知识,不要简单盲从,必要时多与心理医生交流。

孩子好动或是遗传

读者问:孩子现在六岁,平时好动,上课注意力总是不集中,学习成绩怎么也上不去。我不爱动,孩子爸爸小时候好动过一段时间,我们现在不知道如何做来改变孩子的这个好动现象?

钟慧:人体大部分身体特征取决于遗传,遗传在心理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你的孩子正是遗传了他父亲的部分性格特征。但这种先天素质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可发生某些改变。家庭、学校、社会都是环境的一部分,家庭关系及父母教育方式尤为重要,家庭气氛轻松愉快、亲子关系融洽、父母对孩子给予正确的引导和鼓励,这都会促进孩子心理的良性发展。良好的校风、优秀的教师、和谐的社会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也起着积极的影响。反之,则容易促使孩子出现心理问题。

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要一致

读者问:儿子今年上小学四年级,他贪玩,成绩总在班级中等徘徊。只要在学习上稍有疏忽或犯点错误,就会被他爸爸一顿打骂。我则在事后安抚他,给他讲道理,希望他今后不要再犯错。但儿子的表现不仅没有起色,甚至在学校还和同学打架。为什么我们的严教加引导不能奏效呢?

钟慧:一般来说,父母的教养方式在心理学上分为四种,即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孩子的父亲属专制型,他动用强硬、专断和惩罚的手段,而缺乏言语讨论;母亲则属溺爱型,生活上百依百顺,这都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因为,首先教育孩子要从小开始,不能等到问题出现了,才想到教育的问题;且要持之以恒,不能问题解决了,就不闻不问了。其次,对学习上存在的问题,要与孩子商讨、找原因,然后订出恰当的目标。再次,打了孩子之后,要与孩子谈话,说明打骂的原因,让孩子知道这是不好的行为,否则孩子认为打是对的,会模仿。最后,父母教育方式上要一致,不能相互指责。

所以,对孩子的行为要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并能严格执行。同时对孩子的期望与孩子的需要和能力相一致,既要重视儿童自主性的发展与自我管理,鼓励亲子间的双向交流,能听取与接受孩子的意见,同时又承担管教孩子的根本责任。只要按这些科学的教育方式培养孩子,孩子就能够身心健康地茁壮成长。

(以上内容根据电话记录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