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成国器望吾曹
仁风亭传承名校风范
伫立于滨湖新城的百年老校
下一篇4 2011年8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桐城中学:
勉成国器望吾曹

 

桐城,是桐城派故乡,泉文宜教之风尤盛。这里的奇山秀水风景秀丽,这里清新独特的文风独成一派,这里延续着崇文重教的古训人才辈出。百年老校桐城中学也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朱玉婷 文

吴汝纶亲题校训“勉成国器”

走进桐城中学,便能看见校门上吴汝纶先生所题写的“勉成国器”四个鎏金大字。在桐城中学,“勉成国器”深深烙印在每位学子的心中。“勉成国器”是桐城中学堂的创始人吴先生为学堂制订的目标,这四个字也是如今桐城中学的校训。

吴汝纶,晚清文学家、教育家,也是桐城派后期作家。吴汝纶同治年间考中进士,授内阁中书,曾国藩喜爱其文而留作幕府,后又参李鸿章幕,掌奏议,之后任深州、冀州、寿州知州。1889年,吴汝纶辞官接任保定莲池书院院长。1902年,他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同年5月起赴日本考察新学,9月回乡开始筹划创办桐城中学堂。

1902年底,吴汝纶一手操办起的桐城中学堂正式建成。是年冬天,先生又亲自撰写楹联和匾额,文曰:“后十百年人才奋兴胚胎于此,合东西国学问精粹陶冶而成”,匾额曰:“勉成国器” ,表达了自己的心愿。

学校创办成了,吴汝纶却一病不起,于1903年春节期间病逝。大师虽离去,但他的精神为今日桐中奠下了百年之基。从此,桐城中学开始了一个世纪的辉煌,成为饮誉海内外的“人才的摇篮”。

凝固的音乐鸣奏百年沧桑

自创建以来,桐城中学培育出了一辈辈优秀的人才。晚清时期,被称作“安徽革命教育的策源地”;民国时期,又被誉为“安徽省最优秀的中学”。新中国成立后,于1952年正式使用“安徽省桐城中学”校名。

这所历经百年风雨的校园里,有着许许多多历史悠久的建筑,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营造出得天独厚的育人环境,而坐落在校园的半山阁便是其中之一。

半山阁,建于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是原桐城中学堂藏书楼,曾在桐城中学堂任教的日本教师早川东明参与设计。“阁”坐东向西,面阔三间,两层,底层砖砌护墙,南北各开一门。阁楼中悬有吴汝纶题写的“勉成国器”行楷横匾及“后十百年,人才兴奋,胚胎于此;合东西国,学问精粹,陶冶而成”的行楷楹联。

“半山阁”的设计形式和建筑艺术,具有独特的风格,古建筑专家单士元、罗哲文、郑孝燮曾称颂它是“凝固的音乐”。

半山阁与桐城中学一起经历了晚清、民国和新中国三个不同时代,以其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为桐城中学营造了得天独厚的教书育人环境;亦是一代代桐中学子静思前贤、砥砺意志的重要场所。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