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其中显示,2011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11万快速增长到1.95亿,半年增幅高达208.9%。这告诉我们什么?文化信息传播进入了“微”时代。“微”时代来临,那么与时代生活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文化该怎么办?文艺该怎么办?那就是,“微”时代的到来,也催生了微小说、微电影、微视频等新的文艺形式。
发端于微博的“微写作”,正在成为受人关注的独特的文化现象。一方面,一些文学名家正在介入这一领域;另一方面,大批“草根写手”也渐成新兴写作势力;更有出版界推波助澜,索性将热门微博集结成书,使“微写作”开始进军传统出版领域。
从文化媒体得知,“闭关”15年之久的香港著名武侠小说家温瑞安又开始写作,作为“温大侠”的这部“出关”之作《侠道相逢》,目前正在网易微博上独家连载,也因此还有了一个颇为时尚的文学名称,叫做“微武侠”。
优酷网制作了“11度青春系列剧”短片《老男孩》,作为“微电影”的代表,它引发了微电影拍摄的热潮。不仅“微电影”节相继举办,一些著名影视明星也纷纷出演“微电影”。姜文的《看球记》,还有其他人执导的《温情的牛奶》,这些作品更多关注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小人物、小命运,贴近普通大众,能够引起普通人的共鸣。
温瑞安说他写“微小说”,有时要一针见血,有时要一刀见骨,这样文章才有血有肉有骨头,“写‘微小说’,我只认为我写的是‘微笑说’,每天让人会心笑一下就好。‘微武侠’,则让人微微‘侠’一下,也是件美事”。追求的是自己的“微”作品,有益于世道人心。
是的,能够触动我们那根疼痛、深情的神经,抚慰我们的心灵,引起我们的沉思,让我们更加沉稳地前行,这就是文艺的根本,也是文艺的使命。
“微写作(微小说)”、“微电影”、“微视频”等,是这个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技术时代,凭借着技术手段涌现出来的新的流行的文艺形式。文化大众期待这些新文艺形式,不仅带来的是一种新的文艺审美体验,更希望它们能充分利用其精巧、短小、快捷的优势特点,表现鲜活生动的思想内容。可以让我们能够清晰地把握生活的节奏,紧紧抓住时代精神的发展脉搏,窥见社会风云的流变……无疑,这是在“微”时代中,这些文艺表现形式不断发展、成熟甚至走向繁荣的关键所在。 袁跃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