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所在地文明史与中华文明史等长。巢湖流域是中华文明的一片圣地,北京世纪坛《中华千秋颂》壁画标立和赞颂的中华第一人文始祖有巢氏就生息、繁衍和发展于此,有巢氏子孙筚路蓝缕不弃不倦地相继奠基创业。
合肥城建史上的功勋古人,大有人在,不胜枚举。
1 周武王姬发
夏、商时期,今合肥地域属巢国,中原人称为“南巢”。周兴代商,武王兴师征巢,遂将巢地析分为二,巢国仍都于巢城,庐国建都于庐邑,巢国资深为伯爵,续称巢伯国,庐封子爵,称庐子国。庐国所辖地域约今之合肥全市及六安、安庆、巢湖三市部分区域。春秋中期,走向解体,相继分蘖为橐皋、舒、舒龙、舒庸、舒鸠、舒蓼,史称“群舒”,后为吴、楚征服为附庸,直至灭亡。
2 楚考烈熊完
战国后期,秦盛于西北,楚君臣畏而迁都,于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择寿春而踞。据史料记载,初熊完亲巡江淮,见庐邑人旺物阜,水通陆达,相当看好。然利弊并存,权衡再三,终择寿春,庐邑辅为“陪都”。疏理巢淮运河,与巢邑、橐皋等城镇联通,很快发展成为以寿春为中心的军政经济贸圈。20年后,楚为秦灭,然庐邑却相当昌盛,是为都会。
3 秦始皇嬴政
秦一统后,置九江郡,郡治初于襄安(今无为境),统合肥、居巢、襄安三县,“庐以列城为合肥县”。合肥依赖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人气物资而迅速崛起,废都复苏,再度兴盛,渐成为江淮军政重镇、交通中枢、商贸中心。并作为江淮都会而名闻天下,秦汉时期,区域性都会凡18座,寿春、合肥均列其中。
4 汉光武帝刘秀
汉承秦制,续设合肥县,经济虽繁荣,然军政地位非显。重振刘汉王朝雄风的光武帝刘秀审视东南疆域,看好江淮,特重合肥,于建武六年(30年)改九江郡为“合肥侯国”,封功臣扬化将军强侯铿镡为合肥侯而都陛于庐,历4世,精治百年。这期间,“合肥其地视他邑独重”,合肥城市地位愈加崇高,经济发展也随之获惠,为后世打造军政重镇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物质条件。
5 魏武王曹操
汉末战乱,江淮居民大逃亡,合肥城空气衰。曹操慧眼识机,亲遣刘馥为扬州刺史奔赴合肥重整军政,恢复生产,于是百姓安居,市貌繁旺。曹操还多次亲巡合肥,督导城建城防。曹氏子孙及重臣大将,无不严守曹操意愿和遗嘱,视合肥为东南重镇、前哨军堡而特加营建和守护,致使东吴屡次兴师攻夺皆无功而返。张辽大战逍遥津,满宠“新城”之筑,使这片“三国故地”名著史册。
6 隋文帝杨坚
南北朝对峙、争斗时期,合肥动荡不安,政体名称、地位和辖域,多有变化,亦渐显衰迹。隋朝建立,杨坚即于开皇初年,改“合州”为“庐州”,辖领合肥、襄安、庐江等7县,升格了地位,扩拓了疆域。还特派钦差大臣卢思道赴庐祭祀巢湖,彰显巢湖在“五湖”中“老大”地位。嗣后,历经8朝,史逾1300多年,庐州盖为恒称,使得“庐”字成为合肥地域文化之根。
7 唐国公尉迟
唐代政治安定,经济繁荣,大将军、鄂国公尉迟恭镇庐州,应势而作,在原秦汉老城东南6里,淝河南冈高地进行城区扩建,名曰“金斗城”。新旧二城,呼应联通,市场繁荣,饮食、旅游服务业随之兴旺。后建“同食馆”——庐城最高级豪华宾馆,承住中央大员和外埠要客,光彩庐城形象。唐贞元年间庐州刺史路应于任期内,再度大修合肥城,土墙加砖,坚实壮丽。
8 宋知州郭振
北宋百年,合肥经贸发展既稳又快,老城外北境的金斗河两岸,水路通便,渐成为商栈和手工业作坊的密集地。然正当官民欲将城内外市场联片之际,金兵南侵渡淮,庐城首当其冲。在知州、淮西帅郭振坚定带领下,军民同心同德,一边抗金,一边建城,将城北河滨市场和逍遥津、金斗圩包揽进来,建成了江淮第一大城“斗梁城”。金兵多次猛攻不下反屡受重创,“铁庐州”之名遂扬天下。
9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建国后非常眷顾为大明皇畿和发祥地,特重庐州,提升为府,与首都应天府、中都凤阳府,并由中央直辖。有明一代,合肥城建长足发展,城墙全改砖砌,周约26里有奇,设城门有西平、旧水西、水西、拱辰、威武、时雍、南熏、德胜8座,另有东西水关,淝水穿城,运输便捷,并建鼓楼,筑城楼,拓市场,兴学校。城区规模和市贸繁荣,均为空前。
10 伟人毛泽东
清初合肥,市貌尚可,然自咸丰后,朝政腐朽,军阀混战,接着日寇占领,天灾人祸百余年,城颓垣废,一条前大街,半截子后大街,实际城区不到2平方公里,人徙物空,店面萧条,“淮南重镇为金斗,白屋萧条谁为哀!”1949年1月,合肥解放,2月县升市。1952年8月,成立安徽省人民政府,省会驻合肥。后来悄然出现“迁会”之议,争辩不决,恍惚数年。1958年9月,毛主席视察合肥,纵观大局,审时度势,明确指示:“合肥不错,为皖之中……从长远考虑,比较适宜。”一言九鼎,坚定不移。合肥后又作为“小三线”战略重点,获得国家政策优惠和加速发展。
创建大合肥,这是史来大智大谋者的远见、卓识和共识,也是千秋百代人的期盼、实践与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