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A股市场整体呈现震荡下行的趋势,但上市公司大股东套现意愿却不降反升,同期公告大股东减持规模合计达到126.6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5%。在大股东减持的打压下,相关股票的走势承受了巨大的冲击,今年以来逾半数大股东套现股跑输大盘。而从市场主体投资者的角度看,产业资本作为目前A股市场最庞大的投资群体,它们的动向将对市场形成重要影响。那么,在当前纠结的市道里,产业资本正走向何处呢?
7月大股东减持创年内新高
据西南证券统计,7月份限售股合计减持市值达到102.24亿元,比6月份增加38.95%,创出了年内单月减持的新高,一些大股东大肆减持,甚至出现“清仓式”抛售行为。
由于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最了解公司发展情况,大股东的套现行为往往被二级市场解读为重大利空。
就相关股票的走势来看,大股东套现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步体现。统计显示,今年以来被大股东减持的65只股票中,36只股票同期跌幅超过沪综指。就以上36只被套现股来看,大股东今年以来累计减持额为82.63亿元,受此影响,这些股票的市值从年初的2354.9亿元降至当前的1973.73亿元,累计缩水381.17亿元。由此可见,在大股东因套现而赚得盆满钵满之时,二级市场的其他投资者却不得不为此埋单,二者之间形成了强烈反差。
黎明前的黑暗是否再现
根据2008年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中第五条规定,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在该公司的年报、半年报公告前30日内不得转让解除限售存量股份。由于8月份为半年报密集期,因此可以预计控股股东的减持增持行为均将减少,7月或将成为一个阶段内限售股减持的峰顶。
那么,这个峰顶意味着什么?对市场趋势有什么启示?从历史经验看,大股东减持创出阶段新高往往是在市场分歧很大的时候,也常常意味着大盘面临“黎明前的黑暗”。如2009年2月,大小非减持量创出了此前半年多的新高,而大盘在经过3月的整理之后,迎来了当年的主升浪。
当然,产业资本也不会老是卖在底部,如2009年12月的大小非减持量创出前5个月的新高,而2010年上半年A股大跌,产业资本就明智地卖在了顶上。如今,大股东减持又创出了年内新高,产业资本是再一次失误,还是又一次明智?大盘“黎明前的黑暗”是否会再现?投资者不妨拭目以待。 杨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