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
昨日,出事路段已经通车了,铁道部相关人员也表示中国的动车技术含量是高的。
可是,追尾,这本应局限于汽车行驶中较为常见的事故,但竟然不可思议地在身形庞大、技术先进的两列动车上发生了。
那么,这起“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究竟是如何发生的?乘客生命不能白白消失,人们衷心希望,事故原因能早日查明,引以为戒。
追问一
行车安全系统为何失效?
按照列车运行常识,无论是一般电力机车,还是高端动车,都装载有防止相撞和追尾的安全闭塞系统。这套系统可以有效测定列车速度,对位置进行定位。但是这套至关重要的行车安全系统却在最关键时刻失效了,这是为何?
“按照正常的情况,列车不应该发生这样的追尾,但它就是发生了……”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痛心地说:“国务院已经组织事故调查组,将会认真地、严肃地、细致地把事故原因查清楚,铁道部会积极地配合事故调查。”
追问二
列车调度管理是否到位?
在安全生产专家和铁路人士看来,列车追尾是很荒唐的事,其中人为、管理因素不容忽视。
“即使列车信号失灵了,电话总能沟通吧?咋能撞上呢?”不少乘客这样发问。
列车体积大、速度快,刹车距离至少以数公里计,高速行进的动车距离则更长,防止列车追尾不可能凭司机目测。列车行进中,不仅有一套行车控制系统,更重要的是还要听从调度中心指令。
“管理责任不容懈怠,任何一起事故必定破坏了种种制约原则才导致而成。”清华大学教授、管理学家陈国权这样强调管理的重要性。
像防止追尾,别说是动车,就算是普通列车,也会有极为严格的安全操作、调度指挥规范。即使雷击导致信号失灵,但列车终究是归人来管理,“车是死的,人是活的”。
据两车乘客回忆,撞击时,前车D3115次动车时速大约20公里,而后车D301次动车时速则在100公里上下。如果调度正确,且两车驶出永嘉站时间相差约10分钟,后面车应有充分时间停车,这起事故应涉及信号系统和调度管理系统等方面问题。
“这绝不是天灾!事前一点征兆也没有,应有调度失控原因,没有协调好。”D301次动车乘客刘义鑫说。
追问三
平安能否不用鲜血来换?
惨剧令人痛心,事故令人警醒。
24日,前来温州指导这起事故救援、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工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宣布成立国务院事故调查组。他说,事故调查组要以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态度。
铁道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铁路部门将深入调查分析,深刻吸取教训,坚决杜绝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不少乘客反映说,这起事故暴露出的其他一些细节问题应引起重视。比如,目前动车座位没有安全带,一些乘客导致碰撞外伤;事故发生后,动车包厢门打不开,玻璃敲不碎……
乘客刘义鑫说,列车出事后,好不容易找到救生锤,但是三个人轮流砸玻璃,还是砸不开。“后来听人说,砸窗有很多注意事项和技巧,但当时慌乱一团,谁会去琢磨?”
D301次车15号车厢乘客孙女士则说,动车是不是应该像飞机一样,乘务员一上车先对乘客进行安全培训,可我们动车上,不少乘务员还是延续着旧时列车的习惯,忙着卖饮料、扑克、书赚钱。
这是一起不该发生的事故,遇难乘客的血不能白流,这令人痛心,更令人警醒。
给每位旅客一段放心的旅程
关于这次动车事故的新闻发布会召开后,人们的目光依旧停留在“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事故上。疑问依然存在,一场重大交通事故究竟是怎么发生的?人们最想获知的是,人为因素是否存在;唯有最大限度掌握真相、直面问题,才能避免悲剧重演。
24日,铁道部决定,对“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有关责任人上海铁路局局长龙京、党委书记李嘉、分管工务电务工作的副局长何胜利予以免职,并进行调查。而问责是否有效,除了问责的速度、风暴的烈度、职位的大小,更需要深究从个人到行业、从现象到机制存在的种种问题,全盘扫描、彻底杀毒。
公众心中尚有种种疑问:为什么一场雷雨就能带来信号的完全失灵,列车的制御系统和信号联络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列车调度是否有序?在当今如此发达的通讯网络之下,列车停驶的信息缘何没有发出?
透过事故,铁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完善和升级凸显。事故发生的原因,至少在管理方面,信息传达的缺位使看似完备的安全保障体系疑点重重。在现阶段,铁路系统“软件”如何跟上“硬件”的发展速度,实现“安全”和“速度”的同步升级,迫在眉睫。
事故发生的同时,人们看到了隧道抢险后卧轨而睡的工人,第一时间赶来救援的农民,深夜自发排起长龙献血的市民,自愿免费载客的出租司机……灾难之中总有真情,此时此刻,公众也看到了有关部门和人员积极进行事故善后处理的态度,但大家更期待的是,事故调查能尽量透明深入,调查结果能尽快水落石出,管理工作短板能尽早补齐,尽全力给每位旅客一段放心的旅程。据新华社
备用的通讯设备在哪里?
最近铁道部频频发生事故,也很难不让人产生一系列的联想。如果真是因为雷电所为,那么动车是否也过于“脆”了点,我不懂高科技,也不懂动车的原理。但更多的人都不懂,可铁道部总有人要懂,研制的人总有人要懂。当时如果知道高雷电可以使动车失去动力,为什么不在永嘉站多停一会?既然知道已经失去动力,那么备用的通讯设备又在哪里?难道动车连与总部联系的通讯设备都没有?那时离开永嘉站只有5分钟左右,在失去动力后停止10分钟才撞击,如果失去动力后马上通讯总部,那么就算只有10分钟也是完全可以减速甚至刹车的。
事后的支援以及救援是最让人感动的,许多故事有着人性的光辉与力量。但也不能回避一个问题,围观的群众影响了救援。他们把原本就充满雨水的路堵得水泄不通,给救援增加了困难,这也是值得深思的。 网友 廖仲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