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良心”一个不能少
安置小区“豆腐渣” 折射监管“豆腐渣”
“先看病后付费”模式值得推广
桥斜?理歪!
用44厘米距离 真的能防早恋?
非常道
下一篇4 2011年7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城市化进程“良心”一个不能少

 

张 扬

这个夏天,从北到南,由东至西,暴雨以它独有的方式,给一座座现代化城市留下了深刻烙印。街道成河、汽车没顶、交通堵塞、人员伤亡……内涝似乎已成为我国许多城市遭遇强降雨后的普遍状态。(7月18日《人民日报》)

今夏,在频发的暴雨面前,外表光鲜的城市却不堪一击,逢雨则涝,遇涝则瘫。“到武大去看海”,在北京观地铁“水帘洞”,长沙、重庆等多处成了“水城”……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年对351个城市进行的专项调研显示,2008年~2010年间,全国62%的城市发生过城市内涝,内涝超过3次以上的城市有137个。最大积水深度超过50厘米的占74.6%,积水深度超过15厘米(可能淹没小轿车排气管的水深)的多达90%,发生内涝城市中积水时间超过半小时的占到78.9%。

一百多年前,法国作家雨果留下这句名言,“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台湾作家龙应台说,一场倾盆大雨后,“如果积水盈足,店家的茶壶、梳子漂到街心来,小孩在十字路口用锅子捞鱼,这大概就是个发展中国家”。那么,我们城市水患的厄运症结究竟在哪里?有专家认为,最大的病根在“重地表,轻地下”。这种思维和管理模式,折射出我们有些城市为现代化而急功近利,作风浮躁,追求形象工程,似乎认为只要有高楼林立、街道宽阔、广场气派就是“政绩”,就是经济繁荣。因此,对那些花钱多,却看不见、摸不着的城市地下排水系统,少了“良心”,不那么真正去下力气做了。是不是缺钱?对诸多财力雄厚的大城市来说,似乎并不是缺少资金,也不缺少技术,缺少的恰恰是那颗为城市安宁、民众福祉深谋远虑的责任心,这样就难免不是“一年一遇”,逢雨必涝了。

由此我们联想到,在如此“大干快上”地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逢雨必涝的排水问题,几乎整个城市基建和管理也被一并诟病了,如一场风雪来临,交通便开始瘫痪;遇到酷暑,就要准备拉闸限电;道路维修刚几个月,便开挖重来;完工不久的楼房便出现倒塌。这些青涩的苦果,多是源于少了城市的“良心”,少了良心的城市建设必然是低水平的,而低水平的城市建设这个“欠债”是要还的。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良心”一个都不能少,这不仅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管理者所需要的真正标准,更是关系到生活在城市里的千千万万人的生活能否安宁、快乐? 能否过上真正的小康?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