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语文,主要在培育两种能力——阅读和写作。而由阅读到写作的最基础、最有效的方法和能力,则是积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道理,我们都懂;关键是备什么样的米,怎样备米。
一句话:有效材料的有效积累。
语言的积累
“一块积木摆不出东西来,两块就有了对立面,三块就可以搭个过门,四、五、六块就更好,可以摆个比较复杂的东西了。拿词汇来说,你没有积累到相当多的话,就没法挑选,因时因地制宜地把它放在适当的地方。”(冰心)词汇量决定语言表达的效果,只是,我们如何判断孩子的词汇量欠缺?怎样帮孩子积累词汇呢?
翻读一下孩子的作文,如果缺少描写、语言干瘪,即词汇量欠缺。出现这种情况,家长和老师都有责任。何以见得?你不妨打开孩子的课本看一下,孩子学过的课文中:生字有否加注音,新词有否加圈点,优美的句子、新句型有否用线画出。
课堂、课本是孩子学习语言最主要的阵地和媒介,如果孩子失误在这里,写出“干瘪文”来就不足为奇了。
找到了症结,也就有了办法:(1)与语文老师沟通,寻求帮助。(2)加强课后指导与督促。(3)增加课后阅读量。
[专题1] 和孩子一起读书
操作建议:每天陪孩子读书半小时以上。
开始,可以和孩子读同一本书,与孩子进行读书交流。
当孩子对读书产生一定的兴趣之后,可以各读各书。家长能起到“身教”的作用即可。当孩子取得了一定读书成绩或成果,进行有形奖励。不妨就奖励图书,让孩子慢慢拥有属于自己的“图书馆”。
[专题2] 鼓励孩子多摘录
操作建议:让积累成为一种乐趣。
给孩子配几个笔记本。根据摘录内容分别建册。让这几个本本发挥最大作用。比如,鼓励孩子参与校内的朗诵会、故事会等,内容就从摘录本中选找。
思想的积累
人缺少思想是可怕的,“文以意为金”的道理我们无需多谈。我们关心的是,“思想”怎样积累。
[专题3] 积累“思想”
操作建议:两个基本方法。
一是培养孩子“多思”的习惯。跟孩子一起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随时把思维的火花、思索的结论记录下来。二是培养孩子辑录“思想”的习惯。即摘录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素材的积累
作文素材无外乎两类:活材料与死材料。活材料,即通过观察、调查、采访等,直接从生活中得到的客观情况、事例、感受;死材料,即听来、读来的第二手材料。
[专题4] 积累“活材料”
操作建议:“身入”观察与“心入”感悟。
“身入”观察,不要局限于“用眼看”,要指导孩子调动所有的感官,用耳去听,用鼻去嗅,用舌去尝,用身体感触。“心入”感悟,即把观察转向思考,让观察的结果变成深刻的记忆、清晰的结论。观察和感悟的过程中,要指导孩子“记录”,让观察有形化,让思考留印迹。
综合积累
我们不妨以时段为线,将指导孩子进行作文积累的操作系统一下,以供参考。
1,晨诵积累古诗词(5分钟)。要求:大声朗读,注重语感。
2,早读积累美文(5分钟)。要求:出声朗读,体味情感。
3,完成家庭作业后写日记(10分钟左右)。要求:有话可长,无话可短。
4,晚饭前积累励志故事(10分钟)。要求:把握故事脉络,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5,晚睡前自由阅读(10分钟)。要求:制定读书计划。
6,长期自由积累。看电影、记歌词、参观游览,都是积累的好课堂。
(朱木郎 李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