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榜上,谁主沉浮? 答案即将揭晓
今夏“饮料大战”步履维艰
3上一篇 2011年6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塑化剂风波”后市场如何变局,我省饮企又怎样“突围”
今夏“饮料大战”步履维艰

记者 宛月琴
 

要说夏天最热门的市场“主角”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都会说“饮料”。每年的6月,都是饮料行业销售的“黄金期”,但今年,前段时间的天气不稳定,加上台湾塑化剂事件的“阴霾”,让国内饮料业销售增长普遍放缓甚至出现下滑。

“塑化剂风波”后的饮料市场发生哪些变局,我省本土饮企又怎样借机“突围”?

饮料销售黄金期遇“冷流”

“前段时间阴雨天多,加上台湾那个事出来,6月份,我们这边的走量很不好。”昨日省城马鞍山路一家私营超市的徐老板这样告诉记者。

对于饮料行业来说,每年夏天都是饮料销售的黄金期,但今年,台湾的“塑化剂风波”让饮料业遭遇“当头一棒”。记者了解到,这个6月,无论是大超市还是小卖部,饮料的销量都出现下滑趋势。省城一家饮料生产企业负责人在采访中告诉记者,今夏以来,受天气和塑化剂风波双重影响,他们的销量至少下降了2-3成。

健康饮品将成“风向标”

虽然在国家质检总局的最近抽查中,并没有我省饮料生产企业的产品不合格的情况,但“塑化剂事件”无疑给我省整个饮料行业带来了一次不小的触动。

安徽鸿汇食品公司总经理吴其才就表示,“塑化剂事件”再次触动了食品安全这根敏感的神经,大家对饮料都普遍有种不信任。而食品行业实际上也是非常“脆弱”的,这种终端不信任会很快传导到产业链上。

“传统的乳饮料、碳酸饮料将受到冲击,以降温、止渴为主要诉求的天然、健康饮品或成行业风向标。”昨日,合肥维多利食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何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塑化剂事件或倒逼饮料进行升级、转型,拓展新的领域。

我省饮企怎样借机“突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尽管饮料市场是一块“大蛋糕”。但安徽市场还是“外来户”占据着大半江山。不少业内人士分析,在饮料行业正发生变局的情况下,本土饮企或许能借机“突围”,赢得更多的市场蛋糕。

何新表示,本土饮企目前的短板是专业性不强、体量不大,在发展战略上也缺乏一个整体规划,导致在跟饮企大腕竞争时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也就是说,本土企业应该分战略、有策略地去抢滩。“食品行业的根本在品质”,何新同时也表示,品质是竞争的法宝,要想真正在市场上走得长远,本土饮企不能放松对质量的把控。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