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造“大款”更要造“大师”
电动自行车“禁改限” 是对民意的尊重
是行业利益重要,还是消费者健康重要?
网迷“被绑架”
非常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6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是行业利益重要,还是消费者健康重要?

 

内蒙古奶协秘书长那达木德及常务理事金海先后称,现行乳业标准符合中国国情,“如果我们的检测标准明天就向国外看齐,那80%的牛奶得倒掉,大多数消费者将喝不到牛奶,甚至还会有七成奶牛散养户杀掉奶牛”。这一说法公开后,有人认为体现了中国奶业的现实,也有人质疑称“这是以国情为借口掩盖行业利益”。 (6月27日《京华时报》)

乳品行业的巨头代言人纷纷站出来,为国产奶的标准激辨,一口腔地为行业利益代言,为“中国乳品标准全球最差”找托词,认为让人人喝上牛奶比牛奶标准更重要,甚至认为牛奶的高标准,会逼迫人们添加三聚氰胺。

如果把国产牛奶比作中国的“母乳”,那么“母乳”是奶浓于血,而不是奶淡如水。国产牛奶的标准虽然暂时不能与“国际接轨”,但绝不能以“全球最低标准”来糊弄亿万的消费者。哪怕是把牛奶倒掉,奶农破产,乳品业倒闭,也不能以牺牲消费者的健康为代价。

即使按照乳业权威人士的说法,200万细菌对人体无害,低标准的蛋白质比喝水好,也不能作为降低牛奶标准的借口。没有一个高标准的牛奶标准,那么牛奶就是一种不合格的产品,就不是安全放心的食品。拿“国情”说事,为低标准牛奶寻找借口,是为了他们自身利益而牺牲广大消费者利益为代价。

食品安全标准,是行业最高的标准,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健康安全。保护“最低标准”,就是保护落后。然而,“最低标准”的牛奶,最终得利的还是乳品业,而受损害的却是咱们国人。究竟是行业利益重要,还是消费者的健康利益重要?“降低标准有理论”并非“国情”所决定,而是乳业利益博弈的需要。这种强词夺理的说法,不是在为中国消费者喝奶着想,是在为国产奶“灌水”。如此下去,那么消费者宁愿“乳品业完蛋”,也不愿去喝“全球最差标准”的“落后奶”。向“最高标准”看齐,向“最差标准”说不,才是真正保护奶农利益、保护乳业企业及广大消费者利益的终极目标。

左右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