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上午,首批东莞城市形象智囊团成员聘任仪式暨座谈会在行政中心举行。然而,会议刚开始,就发生戏剧性的一幕——工作人员挨个跟媒体记者说:“专家说,在座谈会环节,如果记者在场,可能不好发言,所以希望在刘书记(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讲话结束后,记者离场,座谈会环节就不要参加了。”
(6月23日 《广州日报》)
包容的东莞,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有一颗博大的胸怀,容得下城市形象智囊团成员谈论东莞的是非,就必然不怕记者给东莞城市形象“抹黑”。可是,专家担心自己的言行被记者选择性报道,给东莞“抹黑”而请记者离开,就显得小家子气了。
诚然,受聘于东莞城市形象智囊团,就要考虑自己言语对东莞的影响,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既然东家不怕说三道四,作为请来的专家,就应当为提升东莞形象而建言献策,一看到记者在场,就吞吞吐吐,投鼠忌器,还如何畅所欲言?
我们常说,没有批评和监督就没有进步,但真正落实起来,还很难很难。可是,媒体并非洪水猛兽,而是城市良好形象的扬声器,离开了媒体记者的监督,城市的发展和良好形象的提升,可能只是一厢情愿。
目前,舆论氛围是开放的,部门专家和一些政府工作人员倒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让我们不懂,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怕什么“抹黑”?除了那些断章取义的新闻报道外,我们不反对反面的舆论监督,因为这样的监督也是一种推动进步的动力。
黄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