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你四处漂泊,我才安静无声”
2011年6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配合你四处漂泊,我才安静无声”
作家李娟:贫瘠仍可美丽
 

宗禾

直到去年出书《阿勒泰的角落》、《我的阿勒泰》,李娟仍生活在偏远寂静的阿克哈拉村,四面茫茫荒野,天地洁白广阔。

北疆。阿勒泰的冬牧场,每家每户牧地阔大,一家也远离一家。一个又一个的地窝子隐密地分布在沙漠戈壁的起伏褶皱处,交通不便,可以说是与世隔绝。

日后李娟离家,外出打工。“戴着一副很大的眼镜,镜架是断掉的,用透明胶缠了几圈。穿的是自己做的土布衣服。”“干得很窝囊”。最后,她不顾一切地离开了“世界上最凄凉”的乌鲁木齐。

直到现在,在获得很多的赞誉和在文学上的成绩以后,李娟似乎仍然不知道自己文字的魅力。

人物印象

“感觉像看到了一个认识的人一样……她的文章有一种熟悉的表情……这已经超出了修辞上或是文法上的能力。李娟的世界就是一个很大的世界。人又是那么渺小。人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是一种非常偶然的关系,哪怕是像李娟生活的地方那样偏远,那里的每个人依然都很有自主性。”              ——王安忆

“我在台北读到了李娟,真不可思议我同时就在李娟那独一无二的新疆。”          ——朱天文

“我没办法用太多的话去评论她,但我想说的是,李娟绝对是我在今年最大的发现之一。”   ——梁文道

人物百科

李娟,在孤寂中迸发天才的力量,以浑然天成的笔触抒写生之爱恋。曾出版过散文集《九篇雪》、《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收获评价颇高,被誉为文坛清新之风,来自阿勒泰的精灵吟唱。

李娟生活在新疆阿勒泰地区,从未受过任何专业文学训练,1999年开始写作。她的上一本散文集《九篇雪》已经在市场绝迹多年,最近才分别推出了新作《阿勒泰的角落》、《我的阿勒泰》。据悉,李娟的文字都来源于她的生活感悟:养鸡、卖杂货、做裁缝、种葵花、剪羊毛、去森林采木耳,以及哈萨克形形色色有趣的人物。   

一众文坛大腕们认为,她的散文为灾难病痛提供了一种全新解读,她笔下的人物尽管贫穷,却怀抱善心与向上的快乐,“这个普通牧民女子让人们发现,被各种‘阴谋论’、‘末日说’充斥的人心,有多渴望一种脉脉温情、抚慰内心的文学”。

文学界的“陪衬”

她是一个糊涂人,与城市文化的联系不那么紧密,哪怕是有了卫星电视和网络,获取信息的渠道依然不那么顺畅。“2007年才开始用手机,用了3年多,共丢了8个。”2009年第一次到了杭州,“第一次吃麻辣烫啊。”“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唐朝乐队原来是国产的……因为小时候所有频道里只有卫视中文台(凤凰卫视)播他们的MTV,就一直以为他们是香港人……”

李娟对大家说:“不要真以为我笨。我聪明着呢,只不过装糊涂罢了……”大家对视一眼,异口同声道:“我们从来不觉得你笨,也知道你聪明。但是……你的糊涂绝对不是装的!”

在这个喧嚣的充满功利的时代,李娟无意中介入,成为一个“陪衬”。深圳读书月2010“年度十大好书”评选中,她的作品曾被认为是最热门的候选,评委认为“写作太过个人化,显得过于轻浅,格局也不开阔”,意外落选。而2011年的华语传媒大奖中,李娟被提名“新人奖”,最后一个女性“青春文学作家”获奖。

李娟似乎对此毫不介怀。当刘亮程认为她是一个写作天才的时候,她会轻微地辩解:“我不是天才,我也是一点一点地,慢慢地,写成这个样子的。”

她体格弱小,仿佛是为了配合着颠沛流离。“我5岁的时候,体重只有11公斤半,都上三年级了,还在穿4岁小孩的童鞋。”

“你要是永远那么小就好了,”她的母亲说,“从来不让人操心,上火车只需轻轻一拎,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根本意识不到身边还带着个人。整天也不说话,给个小凳就可以坐半天一动不动。困了倒头就睡,睡醒了继续坐那里一动不动。”

“妈妈,我只是为了配合你的流浪,才那样地瘦小。我为了配合你四处漂泊,才安静无声。”

那些明亮、绵密的文字之后,是怎样幽暗、无声的内心,是何等汹涌的世界?

“我所有的说出口的话语,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是不曾说出口的,黑暗地拥挤在心里,黑暗地尖锐着,又黑暗地渐渐钝灭了棱角,渐渐宁静下来。那些没有机会说出口的话,来不及说出口的话,忘记说出口的话,不敢说出口的,不忍说出口的,那些没有倾听者的……后来,那些话语一一消失了。我终于决定把它们说出口时,却一个字也记不起来了,唯有当时想要说出口的那种迫切感仍异常地鲜明,耿耿于怀。”

一个很大的世界

如沈从文写湘西,萧红写呼兰河,李娟写在阿勒泰她看到的一切:饥饿的猫,怀孕的狗,邻居的小孩和女人,牧民们,彪悍的妈妈,年迈的外婆,和懵懂的自己……这一切似乎和整个热闹的世界没有关系。她所记录的并非猎奇的“异域风景”,而是凡俗的日常,充满了天真、好奇,以及同情心。她有着令人惊叹的白描的手法、奇妙的构思和叙事能力。

李娟最感激的恐怕是新疆作家刘亮程。2003年她的第一本书作为乡土文学出版,是刘亮程郑重推荐的:“我们这个时代的作家已经很难写出这种东西了……”

“文学就这样一百年一百年地,与真实背道而驰。只有像李娟这样的女孩,怀着对生存本能的感激与新奇,她笔下的贫穷、死亡、疾病、灾难,才呈现出文字的高贵。

李娟的文章里有一种强大的自然的力量,又偶尔显露出一种嚣张、隐忍的幽默感。但她实际上是一个看起来文静、害羞的短头发女孩,笑起来用力抿着嘴——担心别人看到她的龅牙。”

为什么要写作呢?她说,“我从小就想确定一生的理想。我喜欢画画,但是发现画画太浪费钱了。只有写作不要本钱!其他啥都要投资,投资!”

来自底层的女子

李娟1979年出生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生地叫“车排子”,意为那里最初坦荡荒凉,大地上只扔着一块破烂的木车车架。

还在襁褓中时,李娟就跟外婆去了四川。之后开始了绵绵不绝的川疆往返。幼年时最深刻的记忆都是火车上的情景。母亲的形象很长时间里在她的记忆中是模糊的。

她没见过父亲,她试图去找他,父亲却不肯见。李娟说,每个人有对幸福的选择,父亲没选择她而已。她有过恋爱,大部分是暗恋,或者有过长达5年的空白期。

李娟没有户口。每当老师说:“没有户口的站起来”,她就心怀巨大的不安站起来,孤零零地站起来,像是一个做了坏事的人。

上中学时,学校拒绝接收。80岁的外婆在那里对老师努力地解释、哀求,四处奔走,到居委会开证明,到原校开介绍信,在学校一个劲儿地磨叨。老师很不耐烦:“老人家,这些我都晓得,但这个事莫来找我。”

“我妈四处漂泊,自然比我们更辛苦。她在新疆富蕴县安定下来是1986年的事了。”李娟高一那年,她妈妈失去一切,回到了四川老家,白手起家,但做的生意都赔了。后来一家人没法在四川呆下去了,决定再回到新疆重新开始。

李娟转到富蕴县二中,有一次去找做裁缝的母亲,要90块钱去缴学校某项费用。母亲说:“跟老师说再缓两天。”她实在开不了口了,这样的话从小到大听得太多了,她已经是个大姑娘了,敏感而悲哀。她索性退了学。

开始跟妈妈学裁缝。然而哪怕是乡下,竞争也很大,她们生意仍不是很好,于是她们再一次撤退,进入了山野,跟着哈萨克牧人转场。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